摘要:隔壁的军管会干部亲切地叫我“小鬼”
1948年的夏天嘉兴已经响起解放区的歌声。1948年暑期,我从精严寺街小学(市实验小学的前身)毕业,考入省立嘉兴中学(今嘉兴一中)。暑期里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常到学校去玩,经常能听到学校北楼楼上的教室里传出歌声:“山那边呀好地方,穷人富人都一样,你要吃饭得做工呀,没人为你做牛马……”![]() 讲述人:应启新 唱歌的是省立嘉兴中学的学生,其中有我后来的初中同学蒋稚蓉的哥哥蒋彬熊,蒋稚蓉当时也是小学刚毕业,跟着哥哥来唱歌,他们还跳起秧歌舞。我们也赶过去看,感到很新鲜。为什么他们这批青年人会在1948年、嘉兴解放的前一年就这么前进(嘉兴人当时把进步快的人形容为“前进”)呢?后来我知道,蒋彬熊是受他表哥的影响,这些歌舞都是从表哥那里听来、学来的。这个表哥是在上海的中共地下党员,名叫李家镐,后来曾担任上海市经委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嘉兴在1949年5月7日解放,5月20日就在电影院里举行过一次庆祝解放的文艺会。演出的节目都是歌颂解放、反映老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的。有一个节目叫《兄妹开荒》,是反映陕北农村的故事。演哥哥的叫计燮,演妹妹的就是蒋稚蓉。那个节目肯定是他们早已学好的,所以刚解放10多天就可以上台演出了。还有一个节目叫《茶馆小调》,是个活报剧,内容是抨击国民党腐败的。这批青年学生在解放不久后几乎都参军入伍离开嘉兴,有的后来进入军事干校学习,成了部队的技术干部。 第一次见到解放军是在西丽桥 4月,苏州解放后,记得我们省立嘉兴中学学校办公楼的公告栏里就有人贴出了一张小字报,讲述苏州解放的事。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解放”这个名词,我知道解放军快要打过来了。 5月7日,嘉兴解放了!这天一早,我就从家里赶到西丽桥,去看这座被国民党败兵炸掉的古桥。没想到,我见到了两名穿着草黄色土布军装、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的解放军。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解放军,心情很激动。我一直仔细观察他们,我看到他们在察看桥梁被破坏的程度,边看边记着什么。我们嘉兴人都知道,解放军要进军去打上海,这西丽桥是部队从三塔塘过嘉兴去上海的要道。后来解放军借用农船和居民家的门板,搭了浮桥,部队日夜从这里过环城河往东向上海进发。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