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梓良先生的抗战纪事 王梓良(1908-1991),嘉兴凤桥石佛寺人。1936年任《嘉区民国日报》社社长,1937年12月创刊《嘉兴人报》。他曾任嘉兴县县长兼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1949年后去台湾,曾任台北市政府财政局秘书
王梓良先生的抗战纪事 王梓良(1908-1991),嘉兴凤桥石佛寺人。1936年任《嘉区民国日报》社社长,1937年12月创刊《嘉兴人报》。他曾任嘉兴县县长兼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1949年后去台湾,曾任台北市政府财政局秘书。1966年出任台湾《大陆杂志》总编辑兼总干事。1971年退休后,大量收集抗日史料,并以亲身参加抗日经历为见证。 1987年,王梓良先生任台北市嘉兴同乡会监事主席,后任名誉会长。1988年回嘉兴探亲。著有《浙西抗战纪略》、《忆旧与伤逝》、《浙江风咏录》、《现代学人像传》、《〈褚辅成先生之一生〉资料稿》等。 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爆发。11月19日,嘉兴沦陷。全民抗战爆发后,王梓良深知打击侵略者,枪杆子更重要,于是他拉起了队伍,拿起了枪。1938年6月,他被任命为嘉兴县党部书记长。7月30日,国共合作的统一阵线组织浙江省嘉兴县战时政治工作队(简称政工队)成立后,他即兼职队长。9月,王梓良以嘉兴县抗敌行动委员、浙江省抗日自卫总部第五支队政治副主任的身份,随军夜渡钱塘江,返回嘉兴游击区。政工队在民众中竖起了抗日救国的旗帜。大批失学的学生、失业的教师,纷纷冲破日寇封锁,奔赴嘉兴凤桥。热血青年们同仇敌忾,满腔热诚地投身到唤起民众,宣传抗日的各项运动中去。在水乡,在敌后,抗日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凤桥、石佛寺等乡间成了嘉兴敌后抗日游击区的基地。 王梓良在嘉兴抗战史上作了几件可谓举足重轻的事: 1.说服地方游击队接受改编,主要动员已有七个大队的嘉属义勇军,在姜维贤率领下,于十一月间开到曹娥江畔进行改编。 2.率部屡屡攻击占沪杭铁路中心沿线交通要道,打击了敌人,鼓舞了其他部队的士气。 3.在嘉兴招募青年,进行集训后,编队投入嘉兴境内抗敌。 4.以《嘉兴人报》为阵地,宣传团结救亡的爱国精神。 “大德之寿,史政文章,歼彼倭寇,保我乡邦。”王梓良先生一生中最精彩的篇章,就是他在故乡挥写了领导八年抗战的亲历史。诚然,作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王梓良对执政当局的信奉、听命、追随,与政权更迭后相当一段时期里的思想理念、评价标准,毋庸置疑地存在迥异和对立。但是,他在抗击日寇侵略中的作为、业绩,无可厚非地已铭记在嘉兴的抗战史册上。 ![]() 1945年9月9日,王梓良(二排戴眼镜者)率嘉兴县政府机关经南堰盐仓桥入城还治。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