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小镇故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小镇故事 > INTRODUCE

杨庙杂记(中)(2)

2012-07-24 10:52 作者:陆明 翁一群 来源:嘉兴故事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杜家浜亭子桥畔已枯死的千年银杏树 沈氏的祖庭在杜家浜(宗谱作大家浜,方言杜是大的音转),杜家浜南临东麟湖,西不到半里即亭子桥。桥现已改建为水泥单孔,但仍旧名。 三月,春暖花开。我去杜家浜寻访麟溪开宗的



杜家浜亭子桥畔已枯死的千年银杏树

  沈氏的祖庭在杜家浜(宗谱作“大家浜”,方言“杜”是“大”的音转),杜家浜南临东麟湖,西不到半里即亭子桥。桥现已改建为水泥单孔,但仍旧名。

  三月,春暖花开。我去杜家浜寻访麟溪开宗的遗迹,走亭子桥,只见道旁烂漫如金的油菜花地上,块然兀立着一棵四人合抱的银杏树,躯干、槎桠,黑似古铁,但没有光泽,更不见一点绿色。这是一棵死树。它僵硬地站立,没有倒下。它的槎桠,像一双双手臂,静穆地伸向苍穹。

  这棵死树,是净莲庵的所遗。我后来听村民说,此树二十年前曾萎然化去,数年后,似心有不甘,忽然萌蘖新枝,若有复活之象。不意二○○二年六月十日,飓风来袭,摧折新翠,像是再无生理。村民言之复叹息。

  杜家浜是麟溪村的一个自然村,有三十来户,一百五十余人。我在村里实地踏勘时,村民都知道这里从前是沈家园。村东坟头浜是沈家祖坟,村北假山头是北山草堂,杜家浜、假山头、坟东浜,三地相合约二百余亩。我随着村民指点,何处祠堂、桂花厅,何处流香桥、荷花池,何处著书台、招鹤亭……头头是道,仿佛可得其大概。但,平心说,这些其实都早已无可辨识。沈氏园彻底的衰败、湮灭,距今亦一百三十余年了。我在杜家浜最大的收获,是见到一尊石狮和一块巨石。石狮,近两米高,雕刻朴拙。我不懂考古,不敢妄言石狮的雕工是明还是宋元,但清代的气息似乎不像。巨石,平卧在地,长二百五十厘米,宽八十厘米,厚度三十厘米上下。这块巨石,经过凿治,可以断定是建造大宅时所用的石材,但年代却也无可考辨。

  虽然可供佐证的实物稀之又稀,然而此地为沈氏祖庭并无疑惑。根据还是从宗谱上来。以始迁祖辅德公为麟溪沈氏一世,二世沈天时、三世沈镛、四世沈清,衍生至九世沈粟,沈氏园有了一次很大的发迹后的举动。沈钅粟字廷桂,号秋岩。他在明成化二年(1466),输粟助饷,蒙恩赐七品散官。散官,固然并非实衔。但自辅德公起,麟溪沈氏历宋季、元、明初,累世都是布衣,只有到了沈钅粟才沾得功名。“大宗谱”上有几句言词赞他:“孝养慈,教务本,勤生赀、峙益丰、产拓益大。”勤生赀,生赀无过于以钱生钱,这位秋岩公已经不只是守耕的地主了。沈钅粟从事何种商业经济,不见记载,但可以推想。明代江南商品经济的活跃,封建地主阶级(包括官僚)是其中坚,大量的财富汇聚到他们手中后,各种文化随之兴盛。

  沈氏园中的名胜北山草堂的出现,有秋岩公生赀在前,到百鹤公沈棐时水到渠成。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