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江泾《虹桥画舫图》 顾梁(清) 没有了故事的大运河是失去了魅力的大运河。时光流转,当围绕大运河的文化被消磨得似乎只剩下遗迹,当附载在运河两岸和河上的许多民俗风情大多散落民间,我们擦明双目,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始了一次运河文化的寻踪。 那句著名
![]() 王江泾《虹桥画舫图》 顾梁(清) 没有了故事的大运河是失去了魅力的大运河。时光流转,当围绕大运河的文化被消磨得似乎只剩下遗迹,当附载在运河两岸和河上的许多民俗风情大多散落民间,我们擦明双目,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始了一次运河文化的寻踪。 那句著名的爱情格言说,爱的反面不是背叛,而是遗忘。 上世纪80年代的语境虽去未远。20多年前,在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运河》,成为当时央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其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运河嘉兴段,提到历史故事成堆、文化名人成串的水乡嘉兴城。那时候,整天泡在运河中洗澡、喜欢站在运河边数来往船只的孩童,今天已经是建设城市的中坚力量,只是他们向外人介绍自己的家乡时,习惯于提到的是党的诞生地,是南湖,是与沪杭间的一小时车程,甚至是前不久刚刚立项的沪杭磁悬浮带来的同城效应,还有谁会神采奕奕地宣称“嘉兴是大运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呢? 一周之前,全国政协京杭大运河考察组开赴嘉兴,这无异于在开放的信息平台上呈现嘉兴运河的原貌,努力在一个原本平凡的日子里收获关于一座城市之魂的迟来赞誉。而之前,一场关于遗忘的议论在嘉兴坊间流传,源于我们把运河申遗的新闻命题立意在一个被人忽视的问题上:是我们遗忘了运河,还是运河遗忘了我们?4月16日,南湖新7天头版独家披露嘉兴不甘于被遗忘,要积极参与大运河申遗的消息。一个月之后,申遗考察组的到来,让我们的记者有机会把“为什么会遗漏嘉兴”的问题,求解于发起申遗号召的两位专家。 没有了故事的大运河是失去了魅力的大运河。时光流转,当围绕大运河的文化被消磨得似乎只剩下遗迹,当附载在运河两岸和河上的许多民俗风情大多散落民间,我们擦明双目,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始了一次运河文化的寻踪。 确切的打量需要一个坐标、一种参照物。于是在与众多运河之子的比照中,在众多专家的打量中,有了关于嘉兴运河的N种说法,有了嘉兴与其他运河之城的另类PK。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长河不能断流,但如今的境况更具现实意义。于是在记者脚步的丈量与寻访中,有了值得提起的十大运河遗迹,有了运河人家的N种生活方式。 运河嘉兴差点被遗忘,这无异于一次危机,但危机即是转机。站在申遗的门槛上,嘉兴人对运河的重读也带来了对运河未来、嘉兴未来的无限遐想。于是一场关于运河关于嘉兴的浪漫想象,开始涌动在平稳的运河水岸。 有关遗忘的“危机”已经化解,但危机显影的过程何尝不是一种考验,考验运河嘉兴段的文化软实力,也考验着这座城市中人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运河嘉兴段怎么会被遗忘?又怎么能被遗忘?当嘉兴在专家倡议申遗的18个城市名单中不觅其踪,当嘉兴在有关媒体的大运河报道和图例中缺位,嘉兴人的心里百味杂陈,震惊继而失落,发怒继而怅然,拷问继而反思,冲动继而表达……之前,被忽视的是流淌在嘉兴人内心的城市情结;之后,被唤醒的是一座城市的表达冲动。 历史上的运河有兴有衰,但千百年来它从来没止息过在嘉兴城内外的奔流,以持续的开放性沟通着嘉兴与南北的交流。运河,它平静地活在两岸人民的魂里,以奔腾不息的脚步默默滋养着嘉兴城,只是它没有办法预知和控制,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当人的表达冲动尽失,变得像河一样沉默了,又有多少记忆和故事尘封在了岁月的长河之中。 运河不会遗忘嘉兴,运河也一定不能被嘉兴遗忘! |
- 上一篇:江南运河嘉兴段的成因及变迁
- 下一篇:在京杭大运河嘉兴段考察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