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司马高桥 驿,又名馆驿、邮驿、驿舍,后来也名驿站。唐代设置,供传达军政公文者及来往官吏、使臣途中歇宿,换马(船)之处所。凡三十里设一驿,若地势险阻及须依水草,则不必三十里。其中多数是陆驿,也有水驿和水陆相兼的。 流经浙江桐乡境域的京杭大运河
![]() 司马高桥 驿,又名馆驿、邮驿、驿舍,后来也名驿站。唐代设置,供传达军政公文者及来往官吏、使臣途中歇宿,换马(船)之处所。凡三十里设一驿,若地势险阻及须依水草,则不必三十里。其中多数是陆驿,也有水驿和水陆相兼的。 流经浙江桐乡境域的京杭大运河,其岸边曾有两处驿站,即皂林驿、石门驿。春秋时吴越两国争战,桐乡境内的天荒荡(今凤鸣街道天花荡)一带曾是战场。当时需要供车马行驶的陆上交通干道。隋代炀帝杨广在大业六年(610)敕令开凿江南运河,自京口(今镇江)至余杭(杭州),全长八百里,就成为水上交通干道。江南素称粮仓。此后,中原王朝所需粮食,大都通过此运河运送供应(历史上称为“漕运”)。沿运河的道路,由于经过的船只多有纤夫背纤经过,便称纤塘,又称塘路。 京杭大运河江南段自镇江至苏州后,南至嘉兴。嘉兴折向西,经桐乡;至石门镇后,又转弯向南(故石门又称石门湾);流经崇福镇,又折向西,过大麻而至余杭。京杭大运河斜贯桐乡境内,全长七十八里,历来是桐乡的主要航道。沿运河的塘路堤岸,经逐年加固,成为官方驿道,即为官方用于军事、政治的传车、驿马通行的交通要道。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