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门驿设在石门镇(清代改称玉溪镇)。唐代开始在此置驿,宋代建为行幄殿,后其址改建为东岳庙,另建驿站。据清代雍正时的《浙江通志》记载,石门驿为当时浙江六十八处驿站之一。石门驿平均纤夫五百九十四名(指每
石门驿设在石门镇(清代改称玉溪镇)。唐代开始在此置驿,宋代建为行幄殿,后其址改建为东岳庙,另建驿站。据清代雍正时的《浙江通志》记载,石门驿为当时浙江六十八处驿站之一。石门驿平均纤夫五百九十四名(指每年摊派纤夫工资人数,不是驿站实有人数),驿马二十匹,马夫十名,经费计四千六百七十一两。 由于石门镇旧时地处水陆交通要道,所以在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唐代就在此建立石门驿。宋代李日方收集汉代至宋代的野史、遗文编撰的《太平广记》,其中引《通幽记》的一则故事说:“太原王重与范阳卢收友善,唐大历初,尝乘舟于淮浙往来,至石门驿旁,见一妇女于树下……”从此段文字可以说明石门驿建立于唐大历以前。 《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一“崇德县·石门塘”也说:“唐有石门驿”,“宋绍兴中,车驾往还,即驿基建行幄殿,又置榷酒务库于此”。宋代诗人陆游,曾在乾道五年(1169)六月十三日舟过石门,夜宿于此。朱熹的得意门生黄干,曾于嘉泰三年(1203)到这里任职,“监石门酒库”,住了两年多。就在此时,他的友人、诗人辛弃疾路过石门,在石门驿停留。流经石门的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交通要道,唐代诗人戴叔伦、徐凝,宋代诗人杨万里、叶绍翁等都有诗描写他们从运河途经崇德、石门的情况,其中有的可能就在石门驿住下。元代诗人张翥写有《次石门驿》诗: 投老复行役,江湖秋兴悲。 舣舟黄落处,欹枕黑暗时。 燕闰归何晚,鸥晴浴故迟。 不妨无事饮,聊使有情痴。 ![]() 长忆曾住水边时 清代康熙朝,圣祖玄烨六次南巡,除第一次未达浙江外,其余五次自嘉兴驻跸后,沿京杭大运河经过桐乡境内,未停留住宿。据巡抚庄有恭和玄烨联句的诗,有“滮湖正日棹,秀溪复控辔”句,可见玄烨曾在桐乡境内停舟登岸,在今宗扬庙一带乘骑若干里(嘉兴南湖名滮湖,炉头金牛塘南端与运河相接处有秀溪桥)。至乾隆朝,高祖弘历南巡时,在建有石门驿的石门镇建造行宫。六次沿京杭大运河南下,均在石门住下。自杭州返京经石门,亦六次驻跸。 清光绪十二年(1886),台湾正式建立行省,台湾巡抚推行新政。十四年,在全省驿站基础上改组创办邮政局。在此前后,全国各地的驿站次第结束。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