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放嘉兴那天回忆
![]() 5月4日 两声巨响炸断了两座桥 1949年,因为不断转学,家住当时嘉兴西门天官牌楼的15岁少年徐元观还是当时嘉兴市区中和街上红万慈小学的一名六年级学生。 嘉兴要解放的迹象早在4月底5月初就有所显示了。5月4日早上,一声巨响,居民们在猜测中获悉,位于梅湾街西南湖旁的五龙桥被炸断了。接近中午放学时,又传来一声巨响,然后听说市区的西丽桥也被炸了。嘉兴居民私下里说:“看来解放军要来了,国民党不想他们来,所以炸了桥。”徐元观和同学们都想去两座桥那里看个究竟,却被父母拦住了。 除了炸桥外,国民党还开始拉夫——就是拉青壮年居民过去帮助搬运军用物资。一些学校为了保护学生不被拉去还专门让长得高大的学生住在学校里不要走动。 5月5日晚上,市区开始有零星的枪声响起,到5月6日下午,枪声密集起来。5月6日深夜,家门前的石板路上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居民们推开各自的木窗偷偷张望,昏黄的路灯下只见到急匆匆由西向东行军的部队。1个多小时后,渐渐安静下来。 桥堍挤满了欢迎的群众 5月7日早上,市区很安静,徐元观和伙伴们照常吃了早饭去上学。走进学校才看到,往日的早读课没上,老师和高年级学生们都在学校礼堂里忙活着,老师们在写标语,学生们在劈竹篾用来糊小旗帜。他们好奇地围过去看,看到标语是:“热烈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共产党万岁!” 过了一会儿,校园开始打钟。校长姚蕙芬作了简短的报告和分配:一到三年级的学生留校,四到六年级的学生穿上校服去欢迎解放军,并叮嘱学校的军乐队准备好鼓号等乐器。 带队的体育老师一声哨响,同学们排队向五龙桥出发。一路上徐元观还在纳闷:桥炸了,军队怎么过来呢?到了以后才看到,桥被炸掉了西面的一半,残留着的东面那一半的确还可以走人。 徐元观所在的学校到得最早,很快,当时少年路上的鸣阳门小学、嘉秀第二中心小学(即后来的西南湖小学)的学生也陆续到了,分别在五龙桥桥堍的两边站定。不久,嘉兴工商界的代表演奏着中国乐器也前来等候。此外,陆续自发赶来的嘉兴居民也越来越多,梅湾街上挤满了人。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