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设问三:嘉兴被谁遗忘? 嘉兴最近为运河的话题懊恼着、兴奋着、争辩着。事情缘于运河申遗中罗哲文等三位专家向18个运河沿岸城市发出倡议中忘了嘉兴,全国政协运河考察团原定的行程也跳过了嘉兴。于是,嘉兴开始强烈
设问三:嘉兴被谁遗忘? 嘉兴最近为运河的话题懊恼着、兴奋着、争辩着。事情缘于运河申遗中罗哲文等三位专家向18个运河沿岸城市发出倡议中“忘”了嘉兴,全国政协运河考察团原定的行程也“跳”过了嘉兴。于是,嘉兴开始强烈发言,《嘉兴日报》更以“是运河遗忘了嘉兴,还是嘉兴遗忘了运河?”破题探讨并紧急行动,主动联系,终于成为18城之列的第19个城市,共同签发了运河保护与发展的《杭州宣言》。 话语环境:嘉兴对遗忘说“不” “是运河遗忘了嘉兴,还是嘉兴遗忘了运河?”在这场讨论探究中,嘉兴人对运河的感情表露无遗,对运河城市地位异常在乎,有关城市发言的欲望空前强烈。在早几年有关地图测绘单位出版的地图中就对嘉兴进行篡改“删除”,对水畅其流、航运繁忙、生机盎然的大半段运河嘉兴段以“京杭古运河”的方式进行另类处理,巨大的现实竟一勾了之,嘉兴的有识之士一直为此争辩诉说,但收效甚微,在有关的话语中嘉兴运河也就一直处于失语以及屏蔽之中。 但话语的环境正在改变之中,近年嘉兴经济快速发展,崛起于长三角的城市影响力也明显提升,杭州湾跨海大桥、磁悬浮等外来概念进一步激活了嘉兴的内生力。与其说嘉兴被谁遗忘,还不如说是嘉兴的城市记忆增强了。 快速的发展实绩和前程远大的发展预期催醒了嘉兴城市的意识,城市的话语者回过头来异常珍惜自己的城市资源,异常在乎自己的城市形象,嘉兴正从一个普通的二三线城市向着让人关注的特质城市跨进。在话语环境中,嘉兴也逐渐摆脱边缘的尴尬,向主流靠进。嘉兴能够将自己城市的声音传递得更远更清晰,既是因为嘉兴更善于表达,同时也是因为有了更多的耳朵愿意倾听。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