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杉青闸落帆亭 史上南北交通枢纽,兵家必争之地 杉青闸是古代大运河上的著名水闸,随运河的开凿在隋唐时设置,由朝廷直接派官员管理。杉青闸也是宋孝宗的诞生地,《宋史孝宗纪》:建炎元年十月戊寅,生帝于秀州杉青
杉青闸落帆亭 ![]() 史上南北交通枢纽,兵家必争之地 杉青闸是古代大运河上的著名水闸,随运河的开凿在隋唐时设置,由朝廷直接派官员管理。杉青闸也是宋孝宗的诞生地,《宋史·孝宗纪》:“建炎元年十月戊寅,生帝于秀州杉青闸之官舍”。历史上杉青闸是大运河的南北交通枢纽,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宋元后因水流变化,闸废,但大运河上的船只仍经此而过。 落帆亭始建于宋代,位于杉青闸路西侧,是古代杉青闸旁的一处园林。亭是取船只过闸落帆的实景命名。史载于北宋神宗熙宁(1068年)初重建,始建时代当更早。当时是官吏和过闸客商游憩之所。据说,亭畔“浓绿暗宫柳,肥红绽野梅”,景色极佳。以后历经修建,更是远近驰名。但是近现代以来,逐渐败落。 据说这里曾经荷花满池、花墙环绕、幽香四溢,如今我们已不得见,十多年前原址上重修的落帆亭寂寞地矗立在运河边,居高临下地眺望着运河在这里急剧变窄,水势陡急,来来往往的机动船早已无帆可落,城市迅速发展,这里也不再是进城的标志,而气势磅礴的落帆桥渐渐让人遗忘了落帆亭的存在。 今天的落帆亭其实坐落在一个小园里,曲曲折折的小路,已经生满了杂草,但园门口的小亭倒是人气颇旺。几个老太太坐在亭子里打麻将,还有捧着饭碗观战的中年人,我们来来往往的,他们却目不斜视。 观战的封兰英老人80多岁了,却看不大出来。她原也是这落帆亭边上的老住户,幼时常常站在运河边看那些由北而来的船在这里落帆,那时并不十分明白船到这里为什么落帆,只是把这作为好玩的事情来看。 亭的对面有古羞墓,相传是汉朱买臣妻崔氏葬所。亭后原有嘉禾墩,相传为三国吴黄龙三年(231)“野稻自生”之处,嘉兴古名禾兴即源于此。落帆亭的一侧还有施王庙,据说是纪念曾谋刺秦桧的岳飞部下施全而建的。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