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安闸遗构保存如初 长安闸:古运河上的重要设施 京杭大运河南由海宁长安镇逶迤进入嘉兴地界,泽被嘉禾长达110公里。 长安自古即为南来北往的水陆要冲,唐宋时建为市镇。南宋建都临安,这里西接临平驿,北连石门驿
![]() 长安闸遗构保存如初 长安闸: 古运河上的重要设施 京杭大运河南由海宁长安镇逶迤进入嘉兴地界,泽被嘉禾长达110公里。 长安自古即为南来北往的水陆要冲,唐宋时建为市镇。南宋建都临安,这里西接临平驿,北连石门驿,为迎送官员、传递公文必经之地。加上漕运往来,四方客商云集,元代曾设水陆两站,备有船六十条、马六十匹,日夜供调配使用,其繁忙由此可见。 长安镇上的长安闸由一坝三闸组成,作为古代江南运河重要的交通和军事枢纽,是江南古运河规模最大的运河设施之一,也是宋时三大闸堰现今仍存有遗构的仅存古闸。 史料记载,历史上长安镇的地势因西南高东北低,河水极易流失,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朝廷修筑义亭埭,蓄水防涝,可兼以过船。北宋建隆年间(公元960~963年)长安又设堰闸指挥,负责堰坝、闸门的管理和启闭。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知县张光祖将长安闸修成“旱则闭,水则开”的泄水闸。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撤坝官,拔船过坝开始由堰坝边的脚夫经营,一直沿袭到新中国建立。随着水运的退化,长安闸坝的航运作用逐渐失去。 经考古证实,长安一坝三闸是江南大运河上最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最重要的水利水运设施和管理机构。它不仅展现了长安古闸复杂的结构,镶嵌衔接的牢固,还为我们科学建设水利工程提供了历史范本。它是大运河(嘉兴段)水文化遗产的见证与浓缩,极具水利历史研究价值。 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以“嵩尾乱若雨,樯竿束如堆”的诗句描绘当时长安闸船只频繁过往的盛况;乾隆《杭州府志》称长安为“商贾舟航辐辏,昼夜喧沓,市无所不有”;清代诗人朱文治《海昌杂诗》中有这样的描绘:“近自江南极川楚,长安利甲浙东西。”可见历史上的长安商业之兴盛,经济之繁荣,莫不与运河航道畅达有关。 |
- 上一篇:京杭大运河--嘉兴严助之墓
- 下一篇:京杭大运河--嘉兴茶禅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