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嘉兴大运河旁的三塔 三塔:一座城市的标志 离开崇福镇,坐船沿大运河一路北上,不久就望见了耸立在嘉兴西门外京杭古运河畔的三塔,见到三塔就知道进了嘉兴城。 三塔初建于唐代,据《至元嘉禾志》记载:此处有白龙潭
![]() 嘉兴大运河旁的三塔 三塔: 一座城市的标志 离开崇福镇,坐船沿大运河一路北上,不久就望见了耸立在嘉兴西门外京杭古运河畔的三塔,见到三塔就知道进了嘉兴城。 三塔初建于唐代,据《至元嘉禾志》记载:此处有白龙潭.水深流急,行舟过此多沉溺,人们推测“潭中有白龙兴风作浪,于是运土填潭,建三塔以镇之”。听嘉兴的老辈人讲,此处原本是大运河的一处弯道,潭深且水流非常湍急,南来北往的船只经常在此遭遇风浪沉没,通过航道疏浚,岸边建塔,怪异的风浪也停息了。如今我们看到的三塔为世纪之交重建。 船停稳后,登岸走进三塔公园,眼前出现一个仿古牌坊,牌坊的匾额上题写着“茶禅夕照”四个大字。穿过牌坊就是三塔。三塔均为九层仿阁楼砖塔,中间的一座稍高,大概有15米高,塔内均为实心,每层壁龛嵌铁制浮雕佛像,装饰有白、黑、红三色。塔的第一层有塔门。塔顶为铁制塔刹,顶部为葫芦状。 嘉兴运河的人文景点,与文人有关的,唯苏东坡的还有迹可寻。宋熙宁年间,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到陡门报本寺拜访同乡文长老。苏轼三过报本寺,是有诗为证的。苏轼也曾到三塔的景德寺歇脚,寺中因此建有煮茶亭。后来,喜好游山玩水的乾隆南巡逗留此间,这位太平皇帝文采一般,但文雅可喜,自然少不了饮茶赋诗,兴致所至,御笔一挥,赐名“茶禅寺”。有清一代,“茶禅夕照”。 三塔建成之后,就成了嘉兴这座城市的标志。民国十五年(1926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内页刊登了三塔。三塔成为京杭大运河文化的一种象征,充分体现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 如今,京杭大运河旁三塔并峙的奇观依然;运河上扬帆急驶的船只和那些船夫已经不在,而三塔前面竖立的两根石柱上,纤夫绳索勒出的一道道印痕依稀可辨,坚韧的纤石历经千百年后,依旧顽强地矗立在大运河边。 |
- 上一篇:京杭大运河--嘉兴严助之墓
- 下一篇:京杭大运河--嘉兴茶禅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