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姑庙南豆叶黄,马王塘北稻花香。 秋衣薄处宜思妾,春酒熟时须饷郎。 这是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中的著名诗句。 马王塘即蚂桥镇,位于长水塘的中段,因镇上有蚂蝗塘桥横跨长水塘而得名。在宋朝至元朝时,这里就已经是官方邮驿组织急递铺的所在地,并有居民聚
三姑庙南豆叶黄,马王塘北稻花香。 秋衣薄处宜思妾,春酒熟时须饷郎。 这是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中的著名诗句。 马王塘即蚂桥镇,位于长水塘的中段,因镇上有蚂蝗塘桥横跨长水塘而得名。在宋朝至元朝时,这里就已经是官方邮驿组织“急递铺”的所在地,并有居民聚居,照此推测,蚂桥镇至今应该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曾有嘉兴学者经研究得出结论,晋朝太康(291—299)年间,嘉兴县城从硖石由拳路一带北迁至蚂桥附近的九联村扬旗桥,直到后晋天福五年(940)再次北迁至现在的嘉兴子城。如果这个结论正确的话,那么蚂桥的历史还要向前延伸。 据地方志书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东巡至此,发现这里风水灵秀,有出帝王的迹象,便调遣十万囚徒至此掘地成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又一次东巡,在这里扼水筑堰,斩马祭河神(一说马塘堰为唐宋时所筑)。明清时期废堰建桥,惯称“马王塘桥”。清末,传说桥下河中有蚂蝗精行凶作怪,在建了东西两桥后,蚂蝗精被钉死,群众便把马王塘叫做“蚂蝗塘”,把马王塘桥叫做“蚂蝗塘桥”,并有大小蚂蝗塘桥之分,镇便以桥得名,简称“蚂桥”,亦叫“塘桥头”。 长水塘分东西二支,一支出大马王塘桥东北,流经秀水桥入鸳鸯湖(南湖),另一支出小马王塘桥西北,流经九里港,入原秀水县界的姚家荡。连接小镇的七孔框架式马王塘大石桥,以东西向建在长水塘的十字漾口,建造年代已不可考,到了同治八年(1869)里人集资重建。站在桥中心可以欣赏到过东向西、南来北往的船只。当时河面清幽、水草碧绿、帆起帆落,一派水乡风光。建于1906年的沪杭铁路在这里设立“马王塘”小站,天气晴好时,能看到蒸汽火车冒着白烟分别朝嘉兴和王店方向来回行驶,向南还能眺望到硖石镇东、西两山的影子。日寇占领嘉兴时,曾在马王塘车站筑有炮楼,现遗址尚存。2005年起实施铁路电器化后,马王塘站停运,站区封闭。 据有关人士回忆,1932年,韩国独立运动家金九先生手下的独立党十多人曾经躲避于褚辅成属下的蚂蝗塘桥茧厂。当时正值夏天,他们年轻力壮不耐久坐,下午就站在蚂蝗塘桥上跳水娱乐。如果该史料属实,那么蚂蝗塘桥在韩国独立史上应增添这笔记载。 1987年,原大蚂蝗塘桥拆除,并在北约两百米处重建,时任嘉兴市委书记庄洪泽为大桥题写桥名。2016年又重建,成为嘉海公路通南湖大道线跨径最大的桥梁。 该镇形成虽早,但发展缓慢,真正大发展是在二十一世纪后,嘉兴现代物流园的创建,盛安小区、长水景苑的建造,南湖希望小学的改建,使小镇居民迅速集聚,现在的蚂桥集镇面积比以前扩大了好几倍。为编《王店镇志》,我乘船在长水塘蚂桥段拍资料照片,向北望去,只见新建的蚂蝗塘桥在附近高楼大厦的衬托下非常美丽,小小的蚂桥俨然成了一座新兴集镇。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