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山东汉子,操着浓重山东口音的普通话,滔滔不绝地说着嘉兴的前世今生,如果时间足够充裕,连旮旮旯旯里你闻所未闻的嘉兴的那点事,他都不会遗漏。
![]() 本期人物 史念 一位山东汉子,操着浓重山东口音的普通话,滔滔不绝地说着嘉兴的前世今生,如果时间足够充裕,连旮旮旯旯里你闻所未闻的嘉兴的那点事,他都不会遗漏。 他就是史念。地域上相隔千里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在他身上竟是如此神奇地交融在一起,浑然天成。 他是如何做到的?采访中,这个念头曾不止一次涌上记者的心头。但是在采访结束时,记者已不想去深究了。因为震撼与感动,早已充满记者的心头。 一部改革开放后修的《嘉兴市志》,总共300万字,其中多数篇幅是他写的;这部嘉兴新的地方志,从他接手牵头修志到正式出版,历时10年,而有七八年时间,他没去一个地方参观或旅游,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12点钟才睡觉;自从清光绪年间嘉兴知府湖南人许瑶光修《嘉兴府志》后,100多年来嘉兴未曾修过志,其间关于嘉兴的史料少得可怜,为了让嘉兴的这段历史接续上,他花了两年多时间,把时间跨度长达77年的所有《申报》影印本一一翻遍,将上面刊登的所有嘉兴大事件都摘抄下来,无一遗漏…… 而事实上,对于这十年磨一剑修志的经历,作为《嘉兴市志》主编的史念如今再回首,其间的艰辛都被他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用他的话说:“这次修志倒不在志本身,而是通过修志这个工作的过程,让一个在动乱年代被大家抛弃的观念树立起来了,那就是我们不光要创造历史,还要记录历史、保存历史、研究历史。” ![]() 1949年在湖州市(嘉兴地委)军管会。 史念档案 1931年10月生于山东滕州,高中肄业; 1948年12月参加革命,195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随军渡江到南方工作,先后在嘉兴专署、地署工作,曾任地委副科长、专署财政局副局长等职,还担任过嘉兴塘汇乡乡长; 1961年起任嘉兴图书馆馆长; 1983年起先后任政协嘉兴市第一届委员会常委、政协办公室副主任、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87年起任嘉兴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嘉兴市志》主编; 1995年离休至今,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史念的话 ——“要凭正史来了解一个具体地方,比如嘉兴的情况是很难的,而从地方志中来考查一个地方的变迁,是很实用的。” ——“嘉兴有一个特点,不是一个朝代就只修一次地方志,嘉兴有的朝代要修好几次地方志,像清代嘉兴修了四次府志,平湖修了五次县志,这是因为嘉兴经济富裕,文化发达,有钱、有人、有东西。” ——“我们修志之前嘉兴的最近一次修志是清光绪年间,如果我们再不修,嘉兴在二十世纪这一百年就没有地方志了,就断了。我们修的这部志书,填补了历史空白,无愧于祖先和子孙。”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