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7岁辞官下海 就当第二次分配工作 2004年11月,率公司代表团考察芬兰电梯企业。 刘全民回忆说,早在1996年时,就有企业向他伸出橄榄枝,他都毫不犹豫地回绝了,根据我的职业规划,还为时尚早。 上世纪80年代中期,
37岁辞官下海 就当第二次分配工作
![]() 2004年11月,率公司代表团考察芬兰电梯企业。 刘全民回忆说,早在1996年时,就有企业向他伸出“橄榄枝”,他都毫不犹豫地回绝了,“根据我的职业规划,还为时尚早。”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官员下海还处于半遮半掩状态,他们下海的方式也多是平级调到国有企业任职。到90年代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整个中国社会进入了价值标准多元化的时代,官员下海潮再次掀起。至20世纪末,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开始,公务员队伍开始重组。1999年,中央全国地方机构改革会议决定,市县乡政府部门要精简的人数不下280万,这也影响到了官员下海的进程。另外,2000年出台的《个人独资企业法》及相关法规制度,为官员下海创业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到2000年以后,下海人数开始增多,而刘全民就是其中一个。 刘全民说:“我知道,我肯定要离开政府部门了,而且2000年这一年必须走,刚好结束人生职业规划的第二个阶段。” 在1996年到2000年的4年时间里,他深入了解了向他抛出“绣球”的企业,“我要去的企业,他们领导层的观念和想法必须与我相同或者相近,并且一定是自己不熟悉的企业、全新的领域。” 经过全面的接触和了解,他最终选择了杭州的新湖集团。他还清楚地记得,2000年3月17日晚上7点45分,时任嘉兴市委书记的陈加元刚好有工作问题将他叫到办公室,“我汇报工作完后,就顺便递交了辞职报告。”陈加元看了,望着他,半天都没说话。很快,刘全民辞职的消息在市委、市政府传开了。很多人都不理解,好端端的市政府官员且有着良好的发展前途,就这样不干了? “不单是一些领导,就是我的妻子、父母、亲属、朋友,都不理解,非常反对。”刘全民说,自己决定的事,不可能去改变,“1999年我刚好研究生毕业,就当自己第二次分配工作。”刘全民说:“一个人如果太顺了,未必是好事。人活着,就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理想。”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