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借钱投广告进军央视 乌镇旅游一炮打红 乌镇景区施工现场 回想起乌镇一期的开发,陈向宏记忆深刻,这一年,过得很艰难,也很充实。眼看着,一期开发就要完成,并计划于2001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陈向宏盘算:如何让乌
借钱投广告进军央视 乌镇旅游一“炮”打红 ![]() 乌镇景区施工现场 回想起乌镇一期的开发,陈向宏记忆深刻,“这一年,过得很艰难,也很充实。”眼看着,一期开发就要完成,并计划于2001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陈向宏盘算:如何让乌镇一朝天下知?于是,他策划了乌镇全方位的宣传营销攻略。 陈向宏说:“当时,根本没钱,但借钱也要做广告。”他借了30万元,首先来到上海,与上海电视台结盟,这个原汁原味、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在电视等各种媒体上频频亮相,从国际机场到上海地铁入口,乌镇的广告铺天盖地。 上海市场稳定后,乌镇随即开拓浙江、苏南和其他市场,“我们光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搞了个乌镇文化之韵节目,放烟花就花了100多万,到底有没有效果,先赌一把再说。” 乌镇是浙江的,也是全国的,乃至是世界的。陈向宏的目光不仅仅局限于长三角。半年来,乌镇已先后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及港、澳地区开促销会,他还亲自跑到北京,找到中国作协领导,请求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放在乌镇举行,“没想到,他们都很支持。”在当年,他还跑到上海,为了成功邀请APEC会议代表参观乌镇,在宾馆外等候了几个晚上,“只要等到了,什么苦和累,都值得。” 2001年元旦,乌镇一期终于掀起盖头来,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全国各地乃至国际上的游客像潮水般涌了过来,当年接待游客就达100万人次。“没想到,乌镇一炮就打响了。按照常规,一般的旅游景点需要5年的时间。” 2002年,陈向宏还来到北京,进军中央电视台4频道,投放广告,成了中国古镇在央视做广告的首个“吃螃蟹者”。乌镇,再次刷新了国内外人们的记忆,真可谓“一举成名天下知。”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