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 每天清晨,当晨光熹微,河面上的氤氲之气,尚未褪去,西塘就在河水的浅唱低吟中醒了! 有人挑着水豆腐担子,挑着馄饨担,从幽深狭窄的长弄里走出来,走在西塘的石板街上;有人拔开自家的排门板,在长廊下摆出热
三 每天清晨,当晨光熹微,河面上的氤氲之气,尚未褪去,西塘就在河水的浅唱低吟中醒了! 有人挑着水豆腐担子,挑着馄饨担,从幽深狭窄的长弄里走出来,走在西塘的石板街上;有人拔开自家的排门板,在长廊下摆出热气腾腾的糕点团子,清明时节青团子、立夏时令塌饼、过年时的烧卖…… 喝一碗用西塘水做的,放着葱花、开洋、榨菜的豆腐花吧。又鲜又嫩的豆腐花是西塘人价廉物美的早点。 “笃笃笃,卖糖粥”,那声声竹梆打击声从石板小街的底头传来,仿佛刺激你的食欲,你的回忆。香喷喷、甜津津的红糖扁豆桂花粥只要喝一碗,让你不想西塘,也要想西塘! 鲜美的鸡肉馄饨、甜糯的酒酿、香糯的麻团都是西塘人精美的点心。 西塘,最有特色的糕点,要数八珍糕。那是根据明代陈实宗《外科正宗》的处方,用西塘水培养的优质糯米和山楂、茯苓、芡实、薏苡仁、白扁豆、麦芽、山药八味中药研制而成的,名曰“八珍”,具有祛暑、消食、开胃、健脾等作用,老幼皆宜。每年小暑至立秋为供应季节。传说,八珍糕曾吃好了西塘镇人一千个儿童的肠胃病,故又名“千糕”。每当夏令时节,八珍糕,又作为居民健脾、消暑的保健品。 西塘镇上的老人们,清晨,有上茶馆吃茶的习惯,小小的茶馆,有的门前靠街,门后是河;有的分楼上楼下。一张张八仙桌旁,围坐着几个几乎是天天见面的茶客,欣赏着茶博士那把长嘴的铜茶壶,一高一低连续三次,称为“凤凰三点头”式的洒茶,回报以手指在桌上叩击的谢意;欣赏着一枚枚茶叶,在水里冉冉开放,飘溢出沁人心脾的清香。茶客们细细品味,慢慢交谈,那今年的年景,那市场的信息,那东家西家的传闻,一壶茶装着西塘水,关系三百六十行! 西塘人还在杜鹃花丛中度过一个又一个美好的黄昏。那幽深的小弄内,那石皮的天井里,那木格的花窗下,杜鹃花溢光流彩,树桩盆景古朴苍劲,提一把水壶,浇下那清澈的西塘水。西塘成了名闻遐迩的“杜鹃之乡”。 到了每年的七月初七“七巧节”,家家户户斋星星,舀一碗清清的西塘水,放几朵凤仙花,传说抹一抹凤仙花水,眼目就会清亮,前程就会光明! ![]() 西塘夜景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