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小镇故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小镇故事 > INTRODUCE

人文和谐的西塘(下)(4)

2012-04-29 08:11 作者:徐雪娟 黄才祥 来源:嘉兴故事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四 西塘的历史底蕴也离不开水。 数百年前,一支运送军粮的船队路过西塘,由于久旱不雨,西塘的小河干涸,农田颗粒无收,饥饿的灾民,围观粮船,苦苦哀求,借粮救灾,久久不散。姓金的运粮官被深深地打动了,毅然决




  四

  西塘的历史底蕴也离不开水。

  数百年前,一支运送军粮的船队路过西塘,由于久旱不雨,西塘的小河干涸,农田颗粒无收,饥饿的灾民,围观粮船,苦苦哀求,借粮救灾,久久不散。姓金的运粮官被深深地打动了,毅然决定让灾民把皇粮取去。灾民得救了,可是,皇帝追查下来,运粮官为了西塘百姓免遭劫难,跳进西塘的市河悲壮地为西塘百姓献身了!


烧香港

  日夜流淌的西塘水思念着这位运粮的小官,西塘人民在他遇难的河畔建了座庙,封他为“护国随粮王”。因为他排行第七,又叫七老爷,每年四月初三举行庙会。

  那一天,四乡的农民和镇上的居民纷纷集合到七老爷庙里,在爆竹声声里,一支支群众自发组织的锣鼓队、秧鼓队、舞龙队、莲湘队、荡湖船队、高跷队、江南丝竹队……行进在全镇主要的街道上,表演着自己最喜爱的民俗技艺,并连续演戏酬神,三日三夜。

  在庙会期间,还要举行“踏白船”或“摇快船”比赛。那个站在横出船外,接近水面的跳板外端,把橹往外拉的人,身似悬空,十分惊险。船头上的划桨者坐在一袋砻糠上,随着船头起伏,一上一下快速坐起,臀部撞出去“踏白踏白”的声音,“踏白船”由此得名。

  那时候,一年中庙会不断,前人曾有竹枝词:“轻铙花鼓胜伶优,秋后姨婆艘接游。盛会年年无间断,二爷春社八爷秋。”形象地表现了当年的胜景。

  七月三十夜里的放水灯,是西塘镇人表达美好信仰的又一种习俗。传说那是纪念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

  水灯很小,一只只由稻草编织成的草鞋里,插着几支点燃的蜡烛,漂浮在西塘的市河里。在夜色的笼罩下,在河水的映衬下,点点闪闪,仿佛是银河的胜景降临西塘。夜深了,古镇静静的,成了一幅黑白水墨画,白灰的是河水,灰白的是墙,浅黑的是树,深黑的是瓦……远远近近浓浓淡淡深深浅浅,变幻无穷,只有那河水不知疲倦地在流淌。

  西塘人的信仰,就在这碧波清流里。西塘的愿望,就在这绿水细浪中!

浮在水上的小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