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小镇故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小镇故事 > INTRODUCE

从蓉溪到大云(上)(3)

2012-11-26 09:32 作者:金天麟 袁培德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嘉善县乡镇志》上是这样描述一九四六年春天大云寺庙会的: 抗战胜利后,大云寺恢复庙会。农历三月初九、初十、十一三天,八人大轿抬泥菩萨、南巡至环桥,返经南村,据说南村是施王老爷的丈母娘家,停留时间较长,


  《嘉善县乡镇志》上是这样描述一九四六年春天大云寺庙会的:

  抗战胜利后,大云寺恢复庙会。农历三月初九、初十、十一三天,八人大轿抬泥菩萨、南巡至环桥,返经南村,据说南村是施王老爷的丈母娘家,停留时间较长,掌灯时才回大云。次日北游,东至唐家庄,西北必经湾里桥,传说湾里桥的“二老爷”是大云施王老爷的外甥。庙会在当时是与娱乐、商品展销融合在一起的,钢叉队、打莲湘、提香炉、调龙灯、木偶戏、京戏、看西洋镜、各种小吃、小百货、套泥佛、卖膏药等三教九流云集,各占一地或演出或经营。赶庙会人山人海,持续数日。

  农历八月十三传说是施王老爷的生日,所以也要举行庙会。这天除了有各种民间文艺表演,还要请外地戏班子在大云寺的戏台上演戏。

  清代《嘉善县志》里有不少反映当年大云寺庙会的诗。清代康熙年间嘉善魏塘镇上有个名叫曹庭栋(1699-1785,字楷人,又字六圃)的文士,曾陪同七十多岁老母亲到大云寺赶庙会,写下了一首诗,记述了大云寺八月半前后的庙会:

  年年八月寺门开,
  游女村村约伴来。
  社鼓咚咚喧日暮,
  像身花插满头归。

  清人孙燕昌也有诗形象记述大云寺庙会的场面:
  画船多半大云来,
  摇鼓排笙闹一回。
  花面小姑才十五。
  背人嬉笑抱泥孩。

  泥孩就是泥娃,也称“大阿福”。清人沈步清的诗直接写了庙会“展礼”施王老爷:
  双桂堂飘金粟凤,
  大云寺落画船篷。
  关心展礼施侯罢,
  好买泥孩不倒翁。

  大云寺出了名,于是,在老百姓的口中,称大云镇为大云寺,这是很自然的事。

  大云固然是个迷人的去处,然而,那时由于客观的原因,大云寺关闭着。我从沾满灰尘的门缝张望,见到了仅存的西南厢房,只得怏怏离去,留下了些些惆怅。

  这是我记忆中的大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