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小镇故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小镇故事 > INTRODUCE

南汇钩沉 (二)(3)

2013-02-04 14:51 作者:陆明 袁培德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青石铺就的长溪桥,位于南汇老镇北面一里许。 查康熙《嘉兴县志》卷之二寺观载文云:天宁禅寺康熙七八年间,杭僧指开来主方丈,募金修毗卢阁者垂十年,平湖陆绅又迎沈氏大铜佛移置阁下,远近施舍无算。未见鸠工而主


青石铺就的长溪桥,位于南汇老镇北面一里许。

  查康熙《嘉兴县志》卷之二“寺观”载文云:天宁禅寺“……康熙七八年间,杭僧指开来主方丈,募金修毗卢阁者垂十年,平湖陆绅又迎沈氏大铜佛移置阁下,远近施舍无算。未见鸠工而主僧不戒,阁毁于火矣,咎将谁归哉……”和上引东田先生那五十七个字,正可以互为印证。

  又,康熙《秀水县志》记天宁寺毗卢阁火毁于“己未正月”,己未,康熙十八年也。光绪《嘉兴府志》则记毗卢阁募修在康熙八年,焚于十九年。年份上头小有出入,但指开大和尚修毗卢阁前后费时近十年是差不离的。指开修阁距明天启七年(1627)僧道隆募建毗卢阁,相去四十二年。旧经描述此阁“阁势拔地,上蹑云汉;镜函笠泽,碧点硖山”云云,是说登阁凌空,可以眺望到百里远的太湖与数十里外的硖石东山、紫微山。阁的巍峨高耸,由此足可概见。

  在指开大和尚募金修阁进行到第八九个年头,南汇镇这边,沈氏的大铜佛已重铸完竣,准备送往郡城天宁寺。起程前,平湖陆绅亲抵长溪。这位陆绅,祖上也是官宦(唐相宣公当湖景贤支),几世辈的好佛念佛,是有名的大居士,陆绅面肥白,说话喜欢扭腰,嗓音尖尖细细的像妇人。

  护送大铜佛的船泊在霁泾河南十字路荡口,这是一艘可载四百石(合三十吨)米的白粮船,船身平阔,船头上左右两个系缆将军柱,矮墩墩,各可以屁股挨屁股地坐二人。船上有数十个族中男女,有穿绫罗袍子披紫貂领大氅的,有穿簇新红绸大棉袄头戴观音兜风帽的,还有不少位脸色青白、身上一件家常旧衣、葛布的,两个袖口都磨烂,沾着墨,露出丝丝缕缕白的棉絮,那是房头低微的寒族子弟,不失志,仍好读书。

  他们今天一起送佛。

  陆绅看那大铜佛已经安顿在中舱,是一尊阿弥陀佛立像,经藏上称作“接引佛”,右手垂下,作与愿印;左手当胸,掌上托个金莲台。大铜佛高一丈六尺有余,佛背上镌“与天同休”四个斗大的字,颜体,族中善书者手笔。佛通体黄铜铸造,金光灿灿;佛头上一个个拳头大的螺髻,却是染成宝蓝颜色。

  大铜佛低眉垂眼、嘴角上浅浅笑纹,俯视着芸芸众生。佛前的香案摆上了猪头、全鱼、全鸡三牲,叠成宝塔样的荤素糕团,一封封各房族送的红蜡烛、檀香。族长年迈老衰,让祠堂司事替代此行。巳时,司事点爇香烛,领众人在船上跪拜。烛火煌煌,香烟缭绕。三牲中猪头上有个寿字,二十来斤重,煮得酥烂;礼毕,司事把猪头拆了分吃,递一块三精三油的腮巴肉给陆绅,陆绅慌得赶紧缩手,他来之前可是在天宁寺斋戒了七日,不沾荤腥、不行房事的。陆绅知道这是乡下的规矩吃开船酒(明清时期,大户押送漕粮,起航前招待船工吃一顿酒肉),他扭腰去香案上拿了只团子,两个手指头捏着,鼓眼问是素的荤的?听是雪菜冬笋剁的馅儿,不用猪油拌,这才放了心,去和吃素念佛的女眷们坐一起,把团子掰开吃。

  昨夜下了霜,霜很厚,田垄上、地上、稻草垛上、桑树上、茅舍上、瓦屋上、鸡窝上、鸭棚上、大石埠上、湖岸枯黄的丛苇上,像撒了一层白糁糁的盐。

  浓霜晏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