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小镇故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小镇故事 > INTRODUCE

南汇钩沉 (二)(5)

2013-02-04 14:51 作者:陆明 袁培德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古镇长廊 陆绅让城上守城的军汉放下绳索来,这边船上十数人把铜佛扛抬到城墙下,城上的军汉也有十数人,卜噜噜下来六根酒杯口粗的棕麻绳,在铜佛身上盘了三道莲花结。城下的人拿扁担杠棒顶,城上的人拽着绳,上下合


古镇长廊

  陆绅让城上守城的军汉放下绳索来,这边船上十数人把铜佛扛抬到城墙下,城上的军汉也有十数人,卜噜噜下来六根酒杯口粗的棕麻绳,在铜佛身上盘了三道莲花结。城下的人拿扁担杠棒顶,城上的人拽着绳,上下合力,齐声大喊“起”,把大铜佛一点点缒上城、越过城垛口。

  望吴门里里外外挤满了人,北丽桥也堵得水泄不通。一个卖馄饨的,担子倾翻在河里。这千数百人都是闻讯来瞧热闹的。

  天宁寺直对荷花堤,相距望吴门不过是鸡飞之地。那指开大和尚早已领着一班僧徒,齐崭崭站在山门前恭候。僧徒中也有尼姑,和尚尼姑都手持钹、鼓、铃、磬、木鱼等诸般法器,见黑鸦鸦的人群簇拥着大铜佛向天宁寺步步近来,顿时手中法器大动,高诵《大佛顶首楞严经》,一声声“波啰呵,波啰呵”圆润动听。

  平湖陆绅宽袖大袍地走在头里,他身后跟着女眷们,年老的年少的,红袄绿裤,双手合十,放声诵“南无阿弥多婆耶”,也圆润动听。

  指开大和尚又瘦又黑,是修毗卢阁劳累的。

  天宁寺山门前,一个大和尚,一个大居士,一黑瘦一白胖,聚合一起,迎来大铜佛,做成圆满功德。

  沈氏大铜佛虽不出两三月,转过年头,在康熙十八年的新正,遭到了火劫化作一大堆黄铜疙瘩,至为可叹可惜。但,长溪沈氏当时在“家遂陵替”的情势下,积善好德之心不泯,能够铸造出这么一尊“像高过于城阙”十分壮观的大铜佛,没有相当的财力,是无法想象的。

  长溪沈氏的彻底衰败,是要再过近二百年,直到咸丰之后。据《闻湖志稿》卷四“冢墓”记载,沈氏“咸丰以后,裔孙失学,斥卖祠屋祭田。岁辛酉,族中无赖更信谰言,谓穴内有金头宝器,竟毁冢劈棺无所得,尸骸十多具掷于冰雪间……”毁墓的地点在南汇船圈港大调圩西,为明封给事中沈复墓。大调圩西与霁泾河相近,两处祖茔实系一地。

  辛酉,即咸丰十一年(1861)。“裔孙失学”,对于耕读传家的世族,是至深的痛语。

  华亭沈氏自元末迁徙我嘉兴长溪,耕读、起家、兴镇、科举荣显、著作传世、筑玉洞春、铸大铜佛、至衰敝,计五百余年。

  就在沈氏衰败浸渐之际,南汇的另一著姓蒋氏,取而代之,以重彩之笔,续写世族兴镇之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