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小镇故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小镇故事 > INTRODUCE

麻溪古迹(3)

2016-10-17 08:15 作者:陈永治 沈永林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望仙桥的神话 古运河入桐乡境的第一座大桥大麻高桥,又名望仙桥,这是一座单孔石拱桥,长三十二米,宽五米,高八米,过往风帆船只,一般无须落篷便可过桥;桥下北侧,贴桥孔设有石板过道,以便纤夫沿大麻塘背纤而过

  
  望仙桥的神话
  
  古运河入桐乡境的第一座大桥——大麻高桥,又名望仙桥,这是一座单孔石拱桥,长三十二米,宽五米,高八米,过往风帆船只,一般无须落篷便可过桥;桥下北侧,贴桥孔设有石板过道,以便纤夫沿大麻塘背纤而过。运河之水,一贯平缓,但到此处却变湍急,水流在桥洞下形成旋涡,发洪水时颇为壮观。

  望仙桥之名源于一则美丽的神话故事。桥之东南一两里地,有约二十余亩水面的清池漾,碧水清澈见底,中有土墩隆起,那墩子便是传说中的麻姑仙子留迹处,故名麻姑墩。其墩大旱不涸,大涝不漫,屹立漾中,岿然不动。 相传,麻姑仙子于月明之夜飞临墩上,嬉清流,采灵芝,炼仙丹。其时,只有从大麻高桥顶上眺望,才能有幸目睹仙女倩影,惊鸿一瞥,尚需仙缘,此望仙桥之由来也。志书上也有记载:“望仙桥,在大麻村北,因其地有麻姑仙迹,故名。”

  大麻望仙桥,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由“里人沈本源捐修”。曾历经明弘治年间(1488—1505)的重修,清雍正六年(1728)和光绪元年(1875)的两次重建。据《德清县志·艺文》所录程元璋《重建大麻望仙桥记》云:“德清之麻溪,溪故有桥,曰望仙。因年久坍毁,邑令钱学洙,详请前部院拨项兴修。”此为前一次的重建。而后一次重建,其款项则全从民间募捐所得,《县志》亦有记载:“望仙桥,即大麻高桥,清咸丰十年(1850)毁于兵,光绪元年里人金枢、张圣祖等募捐重建。因工巨费绌,未能告成。杭州富绅、江西补用道胡光镛(即胡雪岩),捐钱一千千文,铺砌桥步旁护石栏……”金、张两位老乡,尤其热心,为公益而奔走募捐,据说张圣祖将自家百余亩良田都变卖以充作造桥之资,为乡里所传颂。大麻的淳朴民风和乡人的传统美德于此可见一斑。重建后的古桥两侧,各镌联语,其上联是:“士庶乐捐输,于此鸠工不能缓;东西资利济,当今鼍驾又重新。”下联谓:“雁齿接云衢,舟楫来麻溪之外;虹腰环水国,源流溯天目而还。”颂扬捐资者功德,赞叹望仙桥雄姿,实为江南桥联之佳句。

  在日寇侵华战争期间,望仙桥曾成为我抗日的堡垒。一九三八年春,陆军七十九师在崇德县境开展游击,连长朱某率部驻大麻塘北海卸村,在唯一的通道望仙桥桥头设卡据守,数次英勇阻击从许村、临平等据点出来扫荡的日本鬼子。而桥南的大麻镇上,却屡遭劫难,是年四月二十日中午,先有敌机飞临,作超低空盘旋,然后鬼子进镇,杀人放火,几乎烧毁了整个大麻镇及其周边小村落,使原本十分繁荣的集镇,顷刻之间变成一片废墟。

  望仙桥历经五百多年的沧桑变迁,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运河拓宽时才不得不拆除,代之以钢筋水泥桥。望仙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就感情而言,当地人却不无欲觅芳踪何处寻之叹。那曾经虹卧运河变通途,迎送千帆过麻溪的望仙桥,它的雄姿倩影已深深地镌刻在我们家乡人民的记忆之中。
  
顶一下
(3)
75%
踩一下
(1)
25%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