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嘉兴院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专题故事 > 嘉兴院士 > INTRODUCE

屠善澄:人造卫星伴随我大半生(7)

2016-09-08 08:37 作者:陈苏 魏其濛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2011年9月9日,屠善澄出席五院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暨开学典礼。 对话 科学更需要认真 记者:您在专业上最引以为豪的成就是不是东方红二号? 屠善澄:不一定。从专业的角度讲,中国搞空间控制,我是最初的科技人员之


2011年9月9日,屠善澄出席“五院”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暨开学典礼。

  对话
  
  科学更需要认真


  
  记者:您在专业上最引以为豪的成就是不是“东方红二号”?

  屠善澄:不一定。从专业的角度讲,中国搞空间控制,我是最初的科技人员之一。其中,我师兄陆元九,他是自动控制和航天工程专家,资格比我老,但我做的具体工作比较多一些。

  
  记者:您专业领域的能力是怎么培养的?

  屠善澄:首先,我喜欢这个领域,从技术上,我喜欢它,就想把它弄懂,这是最主要的。我自己一点点去啃,是下了功夫的。

  
  记者:除了科研之外,您还有什么爱好吗?

  屠善澄:我是书呆子,喜欢看书、听音乐、看报纸。我对专业一直有兴趣。空间技术研究这件事,既是我的专业,又是我的爱好。现在,工作日的上班时间,每天还要让老伴陪着我在办公室待一上午,看看资料,学习学习。

  
  记者:做科学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屠善澄:做任何工作,都需要“认真”二字,科学更需要认真。不仅要认真认识所处理问题的方方面面,更要弄懂道理,真正吃透道理,能真正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记者:为什么国家在“文革”时期还可以涌现出那么多人才?

  屠善澄:“两弹一星”的科研工作从没停止,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中国的知识分子,你说他很柔弱,也许。但是,他脑子很清醒,还是顾国家利益的,并不是上头说一句,好的坏的都听。这很不容易,所以,那么乱的时候,还涌现出那么多人才来。
  

  记者:小时候,在新塍的生活,您还有印象吗?这几年回过家乡吗?

  屠善澄:我老家在新塍。屠姓在新塍是大姓,我家是地主。父亲在杭州的银行做财务。他大部分时间在杭州,我在嘉兴读书时,他有时来看我,就带我去吃一顿。

  当时,省立二中(即嘉兴一中前身)是浙江除杭州中学外最好的中学,马路北边是文庙,可惜后来拆了。那时,嘉兴还有个嘉兴女中,在浙江省很有名,培养了很多人才,现在也没有了,很可惜。

  抗战时,我们全家坐船逃难到上海租界,就没有再回过新塍。2002年,嘉兴一中百年校庆请我们回去,回了一次新塍。我家老宅子还在,在西南大街25号(注:后经当地相关部门核实,为西南大街42-48号)。

  
  记者:听说您经常看《浙江日报》和《嘉兴日报》?最关心什么内容?

  屠善澄:现在还都看。嘉兴的事儿,我都蛮关心的,尤其是教育。这几年,听说嘉兴建了几所大学,这个,我比较关心。
顶一下
(1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