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沈世钊,1933年12月18日生于浙江嘉兴。中国大跨空间结构专家。195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系,195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毕业并留校任教,1990年至1995年担任哈尔滨建筑大学校长。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院士名片】 沈世钊,1933年12月18日生于浙江嘉兴。中国大跨空间结构专家。195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系,195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毕业并留校任教,1990年至1995年担任哈尔滨建筑大学校长。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结构工程领域的研究和教学,一直致力于大跨空间结构新兴领域的开拓,为我国该学科的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0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吟咏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这一诗句,常令人心头涌上丝丝凄婉。不过,把这诗句用在沈世钊院士身上,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感动。 沈世钊从小生活在嘉兴这秀美的江南水乡。1953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研究生。自此,他便离开了养育他的这片江南沃土,踏上东北黑土地。当时,他并不知道,此去便在遥远的第二故乡扎下根来,家乡反而成为日后只能匆匆停留的驿站。 在与家乡有着两千多公里距离的北国冰城,沈世钊为祖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半个多世纪以来,桃李芬芳。在建筑结构科研领域,他孜孜以求,潜心钻研,数十年间缔造了诸多美轮美奂的城市地标性建筑和体育场馆,绘就出现代城市的缤纷色彩。 60余年光阴,那个离家远行的年轻人如今已是两鬓斑白。容颜易改,不改的是心底对于故乡的那片深情和依稀可辨的吴语浊音。当与沈老聊及那消逝的年华时,倚河的白墙黛瓦、青石板弄堂、悠悠的小船以及嘉兴老城里爿爿的店铺,又清晰地浮现于他的脑海中…… |
- 上一篇:钱绍钧:我们的信念是国家任务高于一切
- 下一篇:倪嘉缵:自嘲“杂家”的化学生物学家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