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被认为摄于1860年(或前)的此照片可能是迄今最早的三塔照片 刘志刚供图 1860年前的三塔为宋代塔的外观结构,每层塔檐收分很大,外形优美,风格清逸,三塔附近树木茂盛,塔后的茶禅寺规模很大,可以看到屋角高挑的
![]() 被认为摄于1860年(或前)的此照片可能是迄今最早的三塔照片 刘志刚供图 “1860年前的三塔为宋代塔的外观结构,每层塔檐收分很大,外形优美,风格清逸,三塔附近树木茂盛,塔后的茶禅寺规模很大,可以看到屋角高挑的钟鼓楼,山门也比光绪重建的规模大,运河边两根石柱依旧。照片背后注释为德文,拍摄者德文缩写为L.G.Fres Cie,拍摄于杭州至上海的途中。在注释下另有英文标注:‘1860年,中国宝塔’。” ——收藏者刘志刚留言 在随信的留言中,刘志刚介绍了这张他无意中发现的照片。通过长长的电话线,这个深圳人简单地介绍了照片发现的经过。他一直喜欢收集古建筑的照片,他来过嘉兴,但没见过三塔。照片是几年前在国外的图书馆资料库里查询时发现的,大致是在两年前,在德国或者英国的图书馆。 他收集的古建筑照片有上万张,在整理古塔照片的时候,他发现了这张三塔图片。图片背后是德文注释,大意是拍摄于杭州至上海的途中,拍摄者的署名,看起来像德文名字的缩写,下面还有英文注释,“我猜测,有可能是一位德国人在旅行途中拍摄的,照片的拍摄时间可能早于1860年,当时来中国的著名的摄影师就那么几位,这位可能是传教士,这样的一个3座塔在一起的古建筑,这样的一个年代,这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 刘志刚有一个习惯,凡是发现比较珍贵,过去比较少有的图片,便会打电话给当地媒体和规划、档案部门,希望为古建筑的修缮、重建提供一些资料,有所帮助。他觉得古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记忆,也是保留城市记忆的载体,也因此,有了他与我们的接触,因为他的热心,我们得以重见这张珍贵的老照片。 照片在关心它的人群中传说。看过照片,顾伟建很开心,“这个照片背后还有很多东西可挖。朋友正在研究。”范笑我也专门在博客中记录了这件事。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