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胜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胜 > INTRODUCE

古代南湖

2014-10-17 10:09 作者:陆明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多年前,我读到过一位前辈老先生的笔记,笔记专记六十年前嘉兴的旧人往事,春秋笔法,且旨在揭丑,颇有锋芒。笔记中有一则称: 家乡无一可使人畅游处,烟雨楼三步一走,不过尔尔;三塔、落帆亭更无可留连,但是也要吸引一些游人,方得出名。于是有好事者撰文

  多年前,我读到过一位前辈老先生的笔记,笔记专记六十年前嘉兴的旧人往事,春秋笔法,且旨在“揭丑”,颇有锋芒。笔记中有一则称:

  家乡无一可使人畅游处,烟雨楼三步一走,不过尔尔;三塔、落帆亭更无可留连,但是也要吸引一些游人,方得出名。于是有好事者撰文在《时事新报》、《时报》上发表,说嘉兴有“海陆空三军”之胜,为各地所无有者,渲染“海军”南湖船娘之能唱摩登歌曲,善于猜拳,善于饮酒,有先意承旨之妙,真乃价廉物美之品;渲染“空军”如送子庵,尤其是西门灵瑞庵的尼姑,美貌多姿,风流善应酬,所在又是佛门清静,供应别出心裁,诸如亲手精制的枣泥糕、称心糖,吃后魂灵儿要飞到九霄云外。于是上海杭州一班纨绔之弟,大腹资本家,要人名人,都先后来嘉兴猎胜,一时之间“海陆空”名闻江浙。

  前辈老先生说的是民国时期的嘉兴社会世态,这并没有什么不对;至于“烟雨楼三步一走”、“三塔、落帆亭更无可留连”云云,大概离事实亦相去不算太远。民国时期的嘉兴县城,不过是四五万人口的大镇头,而其时的南湖水域已较历史上的南湖大为萎缩,也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那样。有位吃文场饭的朋友初到嘉兴,喝了点酒后对我说:“南湖一勺水!”我听了虽有些不舒服,但也只好默认。不过,如是要讲到历史上的南湖,我们无须请出有考古癖的先生来,即如我们平常能够见到的旧志上的记载,拿些出来就足够引人为雄夸的谈资了。

  南湖之名,多有变迁。若从源头上说,今天所称之西南湖本名南湖,因旧时中有长堤,分东西两湖,故又名双湖。“东西两湖水,相并比鸳鸯”,所谓鸳鸯湖是被文人墨客雅化了的名称,并非湖中真的曾产有鸳鸯。现在通常所说的南湖,古代原名滮湖,亦称马场湖,我将在另一文中讲到。这里只说古之南湖罢。古之南湖,旧志上记云:“槜李泽国也,东南皆陂湖而南湖尤大,计百有二十顷,其利实潴水以资土田灌溉。”先说“百有二十顷”,换算一下也就是一万二千亩的水域,比较今天见到的西南湖不足三百亩,那真是不可以道里计了。面对这么大一片水,说烟波浩渺、水云弥漫,那都不需要依凭任何的想象。湖中的一道长堤,显然出于人工的筑造。因为“土田灌溉”必须有堤坝来蓄泄水流,不然水浸漫漫,旱则泥沼,雨则汪洋,如何来蓄泄调节水源以利灌溉禾苗?这一道湖中长堤始筑于何时,未见记载。我的推想是在唐广德元年(763)至大历元年(766),朱自勉任嘉禾屯田使时期。或者稍迟一些,到唐大历十年(775)前后,李翰那篇著名的《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并序》在落笔之时,湖中的长堤已筑就,并且农事方面已经受益匪浅,譬如湖中种植的菱芰,色泽凝绿、滋味甜嫩为他处所无有。漂亮的村姑特意起个早,下湖去采摘了一满篮,拐过桃花浜,上湖堤去县城里,把水灵灵的鲜菱送进县衙请正在磨墨挥毫的李翰先生剥几个嫩菱吃。

  在未筑湖中长堤之前,嘉兴城南这一大片泽国,旱涝不定,少有人迹,是可以想见的。这从陆宣公的鹤渚,即旧志上说“在县南二里,宣公旧宅放鹤之所”,也就是今天重新恢复的著名园林放鹤洲可以获取到证据。但也有人以为这一记载传说的成分多了些,那么,舍弃也罢。我们且来看看就在放鹤洲旁边的真如教寺。寺原名至德院,唐至德二年(757)立,到大中十年(856)丞相裴休好佛,把别业清晖堂舍为至德院塔院,这中间相隔了百把年。裴休舍宅扩院那一年,公元856年,距李翰写下那篇名文,已过去了八十年,这八十年间古代南湖之畔的良田美舍一定不少,并且已经出现了裴休那样的达官贵人的园宅。裴休除清晖堂之外,他在鹤渚上也建有园林,称裴岛。

  晚唐的南湖,或者已经雅称了鸳鸯湖,湖四周良田千顷,阡陌锦绣。湖中一堤横亘,碧波拍岸,如是放舟湖上,人与舟,舟与水,水天一色,溟濛不知所踪。而至德院正在做水陆法会的和尚们的诵经声、笃笃的敲木鱼声,还有磬声、钟声,一阵阵随风飘来,又平添了几分花雨天界的好景象。到公元896年嘉兴筑造大城,城池扩至二点五六平方公里,户数随之增多,城中及附郭人口约略在十万之谱。这时候的嘉兴人,四季的游赏之地自然是南门外的鸳鸯湖。男女老少出城后都走湖中的长堤,去至德院烧香,去桃花庙卜吉。这就需要说说堤长几里、堤宽多少。旧志上都未有记载,我只能根据旧有古桥五龙桥来推测。五龙桥始建年不详,明代重建,横跨濠河,是长堤北端第一座石拱桥,既跨濠河,不会过于窄,桥宽应当在三四米吧。长堤上除五龙桥外,见于记载的还有潦波桥、跨塘桥。潦波桥又名双湖桥,也是石拱。潦波、跨塘两桥也不会过于窄。那么,长堤毛估估有两三米宽,总不至于胡脱空吧。如是牧牛于堤上,两牛间之往来还是宽绰的。长堤几许里,未见记载。只能把路基原本是长堤加以拓宽的城南路来比较。一九八二年《地名志》记载,城南路长两千米,也即四里,这个长度我想仅仅是堤的一部分。

  该结束这枯燥乏味的推算了,让我们来想象晚唐时候南湖的春景:至少有四五座石拱桥连接在长堤上,穿了鲜丽春服的人群,有挽着烧香篮儿的,挑着食盒担子的,携老扶幼,唤张呼李的。这壁厢,女人堆里谁的绣花鞋踩掉了;那壁厢,男人堆里为谁盯了谁家的姣娘起了争执,吵吵嚷嚷,哭哭笑笑(小孩),把心情都放开了。那堤两边的湖上,一望无际,水天茫茫。大户人家的游船有鼓棹的,有泊舟的,蟹舍鱼簖,洲湾柳港,正是好去处。我笔拙,还是来引吴梅村《鸳湖曲》的名句:“鸳鸯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溪烟。”梅村的诗句对鸳鸯湖春景的写照虽然是在明末,并且还包括了滮湖,但依旧不妨作为我们想象的凭借,想象晚唐的湖中长堤上,栽桃插柳是已然可行的事,春天堤上桃红柳绿,游人如织……这样的一路写下来,前辈老先生讥评“家乡无一可使人畅游处”,不但摆不到唐,宋元明清也摆不上。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