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梅村到南湖参加文会,自然想到故友吴昌时当年的盛情。如今他被杀了,而宅园尚在,意欲进勺园看看,不料被坐守房园的老兵一口拒绝。只得划着游船失望而去,吴梅村频频回首,对已经易主的宅园不免多看了几眼。吴梅
吴梅村到南湖参加文会,自然想到故友吴昌时当年的盛情。如今他被杀了,而宅园尚在,意欲进勺园看看,不料被坐守房园的老兵一口拒绝。只得划着游船失望而去,吴梅村频频回首,对已经易主的宅园不免多看了几眼。吴梅村百感交集,写下了不朽的名篇《鸳湖曲》。 “鸳鸯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溪烟。烟雨迷离不知处,旧堤却认门前树。树上流莺三两声,十年此地扁舟住。主人爱客锦筵开,水闻风吹笑语来。画鼓队催桃叶伎,玉箫声出柘枝台。轻靴窄袖娇妆束,脆管繁弦竞追逐。云鬟子弟按霓裳,雪面参军舞鸜鹆。酒尽移船曲榭西,满湖灯火醉人归。朝来别奏新翻曲,更出红妆向柳堤……”诗中尽是回忆过往的勺园夜宴盛况,歌舞、玉萧、轻靴乍袖的时髦娇妆,演戏的人,红颜卞玉京、缠绵悱恻的爱……一切都成过眼云烟。 “主人爱客锦筵开,水阁风吹笑语来。画鼓队催桃叶伎,玉箫声出柘枝台。”回想吴昌时好客,大摆酒宴,微风从南湖吹来,笑语声声从水边的楼阁传来。有彩绘的鼓队连击数声,催促着歌伎粉墨登场,玉箫声声入耳。 “轻靴窄袖娇妆束,脆管繁弦竞追逐。云鬟弟子按霓裳,雪面参军舞鸜鹆。”歌伎轻靴窄袖,妆束柔和娇美,笛声与繁杂的弦乐声竞相追随。年轻美貌的女子高耸的环形发髻,弹奏着《霓裳羽衣曲》。面容白嫩的歌伎以参军戏的形式,跳起了《鸜鹆舞》。参军,指“参军戏”,流行于唐宋时的一种表现形式。鸜鹆,“鸜鹆舞”的简称,乐舞名。 “酒尽移船曲槛西,满湖灯火醉人归。朝来别奏新翻曲,更出红妆向柳堤。”酒后在回廊曲槛的西侧登上游船,观看满湖灯火,喝醉了才归来。翌日清晨分别之时,乐队又演奏新改编的歌曲,还让装饰艳丽的女子出现在柳堤上,表示对客人的欢送。 “那知转眼浮生梦,萧萧日影悲风动。中散弹琴竟未终,山公启事成何用?”谁知好景不长久,稍瞬即逝,吴昌时因罪弃市抄家,让他如梦幻般,琴声还未绝,人却不见了。诗中“中散弹琴”“山公启事”,均借指吏部郎中吴昌时,说他人被杀了,在朝所办公事都化成泡影。 “东市朝衣一旦休,北邙抔土亦难留。白杨尚作他人树,红粉知非旧日楼。”“东市朝衣”是朝臣被杀的典故。首句借指朝臣吴昌时被杀。北邙、抔土,是坟墓的代称,说吴昌时的坟墓也难保留。三、四句用白居易《和关盼盼燕子楼感事》诗:“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句中以柔弱的白杨喻美女,白诗中张尚书的爱妾关盼盼于主人去世后还住在故宅燕子楼,充当一根“柱子”。勺园中的红粉佳人都散了,作了“他人树”。当年的歌伎都知道这里已不是往日歌舞的地方,全部去了他人家。 “烽火名园窜狐兔,画阁犹存老兵坐。宁使当年没县官,不堪朝市都非故”。经过战争的烽火,往日的名园狐兔乱窜,原来装饰华丽的楼阁已被清朝的老兵坐守,竟让名园没入了官府。朝代改了,社会也变了,这里的一切都不是原来的面貌。 “我来倚棹向湖边,烟雨台空倍惘然。芳草乍疑歌扇绿,落英错认舞衣鲜。”我来嘉禾,倚靠船桨,将游船划向南湖边,见到烟雨楼台空,心里是百倍的失意和忧思,万分的迷茫和惆怅。绿色的芳草,只怀疑是歌女手中所执的团扇,鲜艳的花朵,错当成了歌伎的舞衣。 在吴梅村的眼中,这些过往的良辰美景、才子佳人都消失了,这一切仿佛刚刚发生。 诗篇荡气回肠,让人惋惜,诗人内心之痛苦,读来心酸。在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生活没有安全之感,诗人的朋友就是因为贪图富贵身败名裂。最后连杀他的人也被杀死了。吴梅村慨叹在那样一个时代里,谁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连崇祯皇帝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所以得出结论说,世上人太苦难,求名求富贵,甚至为了国家怎样努力,最后都没有好结果。 吴梅村很是悲伤,哀叹朋友的同时也在哀叹自己的命运。 顺治九年春,吴梅村重来嘉兴,暂住城西陡门万寿宫,编辑《绥寇纪略》。上巳日,被朱子葵、子葆、子容招待,饮酒于放鹤洲。离开前的三日,他与蒋玉立、蒋云翼、陆野、道开、朱子容、沈孟阳同集于嘉兴南湖,徵诗补集。他对南湖畔的勺园念念不忘,特地重游了吴昌时的勺园故地。立在船头,遥望勺园,见勺园满目凄凉,感慨良久,心情更加悲伤,遂挥毫作《鸳湖感旧》诗云:“落日晴湖放楫回,故人曾此共登台。风流顿尽溪山改,富贵何常箫管哀。燕去妓堂荒蔓合,雨侵铃阁野棠开。停桡却望烟深处,记得当年载酒来。”后四句说,当年女妓在勺园宅第中歌舞的地方,一片荒芜,长满了野草和藤蔓,雨水浸润已被抄没而成为官产的勺园,见园中野棠花盛开,却无人问津。当船只远离勺园时,他频频回首,思绪良多。吴氏特地叫船夫停下船桨,遥望南湖烟雨深处,回想起当年吴昌时为他设宴、载酒而来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可定眼一看,已如尘烟。 写完诗,吴梅村意犹未尽,于是泼墨挥毫,又画成《南湖春雨图》。江山平远,烟渚依稀。槛阁飞檐,窗牖落幔。高树蔽蔽,芳草点点。右起一冈,有亭翼然。亭后有竹,疑即竹亭也。图画好,看看上部尚留余地,即将前撰《鸳湖曲》书其上。 ![]() 吴梅村《南湖春雨图》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