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胜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胜 > INTRODUCE

烟雨楼侧柏化石

2020-09-07 08:54 作者:梅晓民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南湖烟雨楼侧鉴亭内有一截高1.4米、周围1.5米的古树化石,此石貌似树桩,呈褐红色,十分罕见,曾被认为是松树化石,并存放在岳珂的洗鹤石池中,盆侧镌有松化石盆四个篆字。1964年5月,经郭沫若访问南湖时鉴定为血柏化石,树龄在五百年左右,后因山洪暴发等原


  南湖烟雨楼侧鉴亭内有一截高1.4米、周围1.5米的古树化石,此石貌似树桩,呈褐红色,十分罕见,曾被认为是松树化石,并存放在岳珂的洗鹤石池中,盆侧镌有“松化石盆”四个篆字。1964年5月,经郭沫若访问南湖时鉴定为血柏化石,树龄在五百年左右,后因山洪暴发等原因被深埋于地层,历经四万多年才成为化石。得知这个情况后,工作人员便将化石与洗鹤石池同处一室,分开存放。

  吴藕汀《药窗诗话》中有一篇专门写《松化石》的文章,文首有诗云:“峭石携来七砚轩,何年化作大夫魂。有缘一语归鸳水,屹立金陀洗鹤盆”。文中谈到,清朝嘉庆年间,这块松化石原藏王店镇做过云南丽江知府的冯尧巩家。到了道光年间,因子孙析产分家相互争夺无法分配,便由娘舅作主捐赠给嘉兴城隍庙,装在石盆内供香客们观赏。“原存放在嘉兴城隍庙花园墙垣北阴,石头石盆都长满了青藓,倒也古趣盎然。”光绪《嘉兴府志》也有记载:“郡庙松化石,高四尺余,围三尺有咫。其形朴,肌理则断松也。旧为梅里冯氏物,冯观察尧巩购自古北口,归而寘诸七砚斋者。冯素有石癖,既获此石,与朋友饮酒赋诗其侧”,并题诗句“我有一卷松化石,输与画里小玲珑”。画家文鼎曾画有《邑庙松化石图》,“名流竞为诗歌以记之”。1952年,此化石与洗鹤石池一起由嘉兴文物保管委员会移置烟雨楼存放。

  冯尧巩即冯克巩,王店人,生卒年不详,是左都御史冯光熊的长子。据《梅里志·仕宦》记载:冯克巩,字七研(吴藕汀诗中作“七砚”),号小鲁,太学生,四库馆誊录,议叙州同,历任漳州、重庆通判,开州知府州。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署安顺府,领兵克捷乌巢河抵乾州。以干略著。擢松潘同知,赏戴花翎。苗疆平,升丽江知府,后因公被革去官职。嘉庆十四年(1809),万寿(皇帝生日)特恩授鹤山知县,卒于任上。《梅里志》还说他“宦橐萧然”(没有因做官得到钱财),是个清廉的官员,估计其财产就是这块化石了。

  这块化石的来历莫衷一是,有人说是冯克巩在古北口(北京北郊)巡视时发现并运回王店的,也有人说是他在甘肃巡视时发现的。笔者在李超孙《拙守斋诗文合钞》及李遇孙《芝省斋吟稿》中得到了确切答案。冯克巩和与梅里“后三李”均是十分要好的诗人加朋友,在得到这块古朴的化石后,即邀请他们等别院观赏。李超孙、李遇孙即兴以《松化石歌为冯观察克巩赋》为题各写了一首诗,里面均点明了冯克巩得到此石的地点。李超孙说:“潞河载归舟,别院罗奇观。”李遇孙说:“前年见之在燕市,观察癖嗜移置此。”诗中的“潞河”即北京通州以下的北运河,“燕市”即燕京,北京的别称,根据他们的描述,这块化石冯克巩确是在北京得到的。

顶一下
(2)
66.7%
踩一下
(1)
33.3%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