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土包子厂长的惊人之举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第一个春天,柳芽儿在古镇新塍的河畔吐出绿色,只有高小文化的朱德官和几个土包子出身的技术工人,正在进行一次崭新的尝试,他们用自己磨出老茧的手,把一家作坊式企
一个“土包子”厂长的惊人之举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第一个春天,柳芽儿在古镇新塍的河畔吐出绿色,只有高小文化的朱德官和几个“土包子”出身的技术工人,正在进行一次崭新的尝试,他们用自己磨出老茧的手,把一家作坊式企业锻造成国家二级企业。在计划经济的坚冰开始松动之时,他抓住了市场需求突飞猛进的机遇,凭的是一股创业的韧劲。 ![]() 朱德官在“益友”冰箱厂车间和工人在一起。 敲敲打打造出冰箱 1979年,第一台“雪山”冰箱在新塍农机厂由4名电机师傅敲敲打打做成了,当时,朱德官是农机厂的副厂长。 朱德官说起这种原始的冲动,还在感慨于时代给予的机遇和苦干的韧劲。 有一次,他到省里开会,省二轻厅的一位姓陈的处长半开玩笑地说,现在大家都在讲改善物质生活,要不,你们不要搞农机了,转转业?现在山东人在搞冰箱,你们也可以试试。 农机厂里一直生产打稻机、电动机和柴油桶,在乍浦有个拆船厂,拆的船有的是外国进来的,船上有废旧的冰箱。朱德官从拆船厂里搬来几台“洋玩意儿”,与4名电机师傅进行“解剖”。经过反复实验,4名技术工人敲敲打打了好一阵子,第一台吸收式“雪山”冰箱诞生了。 当时还是计划经济,冰箱要交给五金交电公司统一销售,生产出的几十台“雪山”冰箱,一直搁在销售厅内,蓬头垢面的,一台都没有卖出去。 市场在哪里?正好轻工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新产品展览会,朱德官把3台50升的“雪山”冰箱通过火车托运到北京。“雪山”冰箱从深闺中走出来,农业部畜牧司签下了第一张订单,买了几十台冰箱用来冷藏药品和疫苗。 1979年,新塍农机厂和电热仪器厂合并,成立了嘉兴市冰箱厂,朱德官任厂长。 “雪山”冰箱改名为“益友”冰箱,“益友益友,天长地久”,朱德官觉得“益友”这名字叫得响。 “益友”冰箱被轻工部定为6个定点产品之一。朱德官说,“益友”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需要更高的物质条件来相配,而当时生产冰箱的厂也就寥寥几家,市场需求大,竞争也小。 1987年和1988年,是“益友”冰箱的鼎盛期,年产冰箱17万台至18万台,年创利税1700多万元,名列嘉兴各大企业前茅,占新塍镇(1个镇5个乡)税收的62%。 1987年,“益友”冰箱成为轻工部优质产品和浙江省名牌产品,嘉兴市冰箱厂成了继“民丰”之后我市第二家国家二级企业。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