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 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现实: 从中等人才向高等人才引渡 曹鸿德老师退休在家最好的休闲方式就是弹钢琴。 全市高中毕业生不足3000名初中计划招数百名递条子的有上千名 1989年,
背景: 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现实: 从中等人才向高等人才引渡 ![]() 曹鸿德老师退休在家最好的休闲方式就是弹钢琴。 全市高中毕业生不足3000名 初中计划招数百名递“条子”的有上千名 1989年,曹鸿德在专业杂志《数学竞赛》上发表论文《模周期数列》,受到业内人士好评,论文被收入第31届国际奥数竞赛对外交流文集《数学奥林匹克在中国》(英文版)一书,曹鸿德随后被聘为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1990年的暑假,曹鸿德被国际奥数竞赛委员会和中国数学学会聘请担任当年奥数竞赛考务组组长。同年,他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并在随后被调入嘉兴市教研室担任主任。8个月后,被任命为嘉兴市教委副主任。 1991年,正是全国上下一片下海声而“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之时,民间顺口溜不少,最著名的是:“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嘉兴市教育局的资料记录为:全市初中流生率在5%以上。1993年,整个嘉兴市的高中毕业生人数仅为2800人。 这个数字太让人震惊了!嘉兴市教育部门在反思中发现,除了大环境的影响外,初中毕业后就读中专和初级师范的学生“抢”走了高中部的优秀生源。上中专读师范是当时很多家庭的选择,家境一般尤其是农村的家长们希望孩子早点有个稳定的工作。“这样的选择可以理解,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更需要高等人才,必须进行招生制度的改革,要从制度上引导家长和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 主观原因找到了,而客观上,我市中小学当时的办学条件也较差。不能一下改变现状,就鼓励各地办好自己的学校,教育部门提出了“要办好每一所高中”的口号,并在1994年到1996年间,先后在海盐通元和海宁袁花等中学内召开高中教学工作会议,以当地农村高中克服自身条件上的艰苦而送出优秀学子的典型,鼓励各所中学提升办好高中的信心。 “这些农村高中为什么能出成绩?是农村学生学习有动力有毅力,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曹鸿德举例说,1994年的乌镇中学在物理学科上达到了高中会考全部合格的好成绩,高中物理对一些女生来说犹如“拦路虎”,但是该校女生也都考出了好成绩。 除了鼓励高中抓质量树信心外,嘉兴市教育部门还花大力气提升初中教学质量,这是发展高中教育的基础。上世纪90年代初,市区一所被广大市民认可的初中学校因此成为“焦点”:招生计划只有数百,递过来想进该校的“条子”可能超过一千。 划片招生就近入学 城乡教育均衡全省领先 为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办好每一所初中学校,1994年以后,嘉兴市区中小学开始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市区不同片区的公办初中学校质量明显上升,甚至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年的中考“状元”如击鼓传花一样在各所初中学校里流转,嘉兴的初中和高中学校正式走上了平稳而快速发展的轨道,高考也连传捷报,进入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的人数不断增长,这些高校随后开始每年在高考前夕走进嘉兴一中等重点高中进行招生宣传,对优秀学生提前“下单”。 2000年以后,我市教育部门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努力方向,通过布局调整消除农村薄弱学校。2005年全市小学、初中校均规模达到680人和1101人,分别列全省第三和第一,全市7个县(市、区)全部通过省级教育强县评估。近年来,我市每年高中毕业参加高考的人数都在2万名以上,几乎是1993年全市高中毕业生人数的10倍。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