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纪90年代末,濮院羊毛衫交易一景 从兄弟到波司登再到千圣禧 尝够品牌缺少之痛的他理清思路 1993年,我在濮院镇花1万元买了150平方米的地皮,造起了几间商住用房。我是当地农村第一批到街上买地皮建房的人;1997
![]() 上世纪90年代末,濮院羊毛衫交易一景 从“兄弟”到“波司登”再到“千圣禧” 尝够品牌缺少之痛的他理清思路 “1993年,我在濮院镇花1万元买了150平方米的地皮,造起了几间商住用房。我是当地农村第一批到‘街上’买地皮建房的人;1997年,附近的金属丝网厂破产了,我租下了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2004年,我一口气在濮院针织产业园区以10万元1亩的价格,买下了25亩地,2005年新厂区落成。” “企业从1台横机,发展到今天拥有100多台一流设备,员工从我们兄弟三人,发展到今天的200多人,厂房从最初租来的20多平方米的租屋,发展到现在占地25亩,一切都在快速发展中,但这几年让我最不安的是‘品牌之痛’,没有品牌肯定要‘挨打’!” “我最早创业时,就是家里三兄弟在一起搞搞,初具规模后,在工商局注册的名称是‘桐乡市濮院兄弟针织制衣有限公司’。1990年开始,我生产的羊毛衫一直挂‘兄弟’的牌子,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嘛!也根本不去考虑注册的事情。近10年后,抢先注册这一商标的上海一家羊毛衫厂找上门来了,给我两种选择,要么有偿转让使用权,要么停止使用。挂了10多年的牌子说撤就撤,我心有不甘!转让的事情谈了有近3年,但最终没有谈成。如果我出钱租上海厂家的商标,我必须要持有他们的股份,否则主动权握在上海人手里,随时可以提高价格,甚至停止租用。这个亏我吃不起,可上海方面坚决不同意。” “与‘波司登’的合作,再次让我感到了品牌缺少之痛。当年我花200多万元,购买了‘波司登’女装羊毛衫的独家商标使用权,然而好景不长,不到半年,‘波司登’方面又与上海3家客户签订了相似的合约,陈建根的傍名牌计划彻底搁浅。” 2005年,与羊毛衫打了10多年交道的陈建根,终于正儿八经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商标“千圣禧”,他的解释是“千是大众,圣是专业,禧是吉祥”。目前,他的产品在全国100多家大型商厦设有专柜。创新意识也在陈建根的脑子里扎下了根:公司与大专院校共同研制的国内首件防静电羊毛衫获得成功,大庆油田、克拉玛依油田一下子和陈建根签订了2万套的订单。在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的今天,2万套的订单意味着什么?陈建根比任何人都清楚。今年12月17日下午,第一批产品启运。忙着验收装箱的陈建根踌躇满志。 “现在濮院上规模的羊毛衫企业,都在探索如何做强做专,做大规模容易,但要创品牌创名牌就不那么容易了,但大家都拼足了劲争取上一个台阶。”陈建根说。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