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据史料记载,古时的陡门大桥没有如此的禁忌,而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站在陡门大桥上看风景,是一种享受。向东看,塘北有绿荫浓密的本觉寺和三座气势雄伟的牌坊,其中一座还清晰地刻着圣旨二字,意为乾隆皇帝
然而据史料记载,古时的陡门大桥没有如此的禁忌,而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站在陡门大桥上看风景,是一种享受。向东看,塘北有绿荫浓密的本觉寺和三座气势雄伟的牌坊,其中一座还清晰地刻着“圣旨”二字,意为乾隆皇帝御赐;塘南有迎风站立的月朗亭,钮著《新溪棹歌》云:“石尤风急水无潮,百丈牵来几折腰。月朗亭前看月出,估船齐过大通桥。”向西看,塘北有新塍塘的水缓缓流来,上架一座观音桥;塘南有濮院港的船至而落帆,穿迎春桥汇入运河。再向桥下看,船只“百舸争流”,到晚上更是“江船火独明”。 如果是清明节前后到陡门大桥,桥上岸上更是人山人海。吴维善的《新塍镇志》载:“自皂林抵万寿山官塘,皆濮氏修筑,人称濮家塘,亦称北塘。清明日,乡人每圩各装一船,为划船之会。用毛作棚,船中鸣锣鼓。一人椎髻簪花,作蚕妇装,先翻叶仙诗,卜价之高下;次为把蚕、秤茧、缫丝等事,以卜蚕丝之丰歉;又一人农服作田夫装,先下秧田,此为种秧,踏车耘苗,刈获打稻之事,以卜田岁之丰歉,盖豳风之遗意。演毕,弄刀剑、钢叉,以习武,事亦农隙讲武之意。或一人赤体试拳棒,或两人对搏,盖仿古白打之戏,皆会于万寿山、陡门等处,划船数十,往来如织。士女划舟往观甚众。”这就是盛极一时的濮家塘划船会。划船会最为高潮的部分是在陡门西七里的秋千泾至陡门东三四里的白云桥漾之间的运河塘水域,而最佳的观察点就在陡门大桥上。百十来条船竞相冲刺,船尾上所插的“浙西世家”等旗帜,也都激烈地向后抖动。船上的村民做着各式的动作,吆喝着向前行进。关于这一盛事,钮云逵的《新溪棹歌》云:“正家桥畔试秋千,驿路桃花唤杜鹃。杨柳烟浓寒食近,踏青士女看划船。”唐竹林《新溪棹歌》这样描述:“曲曲滴流连市廛,白云一朵奉先天,红妆争上桥头立,三月初三看快船。” ![]() 历经岁月的冲刷,运河边,条石砌成的水运码头依然存在。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