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陡门大桥和陡门人的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们因为敬重它,也就赋予了它一些传说。相传在运河三塔塘附近有一家穷人,男的叫陶公,女的叫陶婆,两人生了个满头长满瘌痢,满身长满疥疮的儿子,人们称他们的儿子为陶
陡门大桥和陡门人的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们因为敬重它,也就赋予了它一些传说。相传在运河三塔塘附近有一家穷人,男的叫陶公,女的叫陶婆,两人生了个满头长满瘌痢,满身长满疥疮的儿子,人们称他们的儿子为“陶疯子”。陶疯子长大立志行医,治好了九庄十八村的瘌痢和疥疮患者。还用从富人手中收来的诊金造了一座大桥,以方便运河对岸的农民前来治病。这座桥就是后来纪念这个“陶疯子”的陶家笕小集镇西面此段运河上的唯一石桥——陡门桥。从传说里,我们看到老百姓对捐资造桥人的颂扬。而事实上,陡门大桥的建与修的确依靠了很大的民间力量。古时只要从桥洞下穿过,就能看到桥洞内南北两侧镌刻着的曾为大桥重建捐资之人的姓名和他们的捐资数目。其中就有一个叫高墉的人,他字晴皋,南乡金圩人,议叙翰林待诏。少时孤而无弟,勤俭起家,富而好义。清咸丰十年(1860),庚申之乱,太平天国运动影响嘉兴,贫民食尽,高墉自浦东运米贷给乡人,几乎不取利息,以此使八百余户乡人生存下来。后来,他又做了“几助婴堂钱米”、“创筑梅溪堤埂”、“重建陡门大桥”等善事。 一九九五年运河拓宽时,过去气势雄伟的陡门大桥被拆除,留给陡门人的是曾经的桥影,徒然让人喟叹。 ![]() 陡门大桥已经不见踪影,散落在运河边的大桥遗物依稀可见。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