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自己则因为一出前卫的同居婚姻试验,让志摩登报寻人。1927年,正与美国女友实践不结婚但体验中国的家庭生活的金岳霖,来到上海约志摩见面,却不告知志摩地址,让志摩白找了一个晚上。气得志摩特意找了梁实秋,在
他自己则因为一出前卫的同居婚姻试验,让志摩登报寻人。1927年,正与美国女友实践不结婚但体验“中国的家庭生活”的金岳霖,来到上海约志摩见面,却不告知志摩地址,让志摩白找了一个晚上。气得志摩特意找了梁实秋,在他担任主编的上海《时事新报》副刊“青光”上,大张旗鼓登了一则“徐志摩寻人”。他在给梁实秋的信中再一次损了一把老友: 秋郎,看来哲学是学不得的……老金虽则天生就不机灵……他总还不是个白痴,何至于忽然间冥顽到这不可想象的糟糕?一定是哲学害了他…… 志摩称之为“秋郎”的梁实秋,早在1922年就以清华文学社的名义,邀请刚刚回国并崭露头角的志摩到清华作《艺术与人生》的演讲。他说当年的志摩“白白的面孔,长长的脸,鼻子很大,而下巴特长……”但是这次演讲并不成功,志摩全程低头念稿,惹得听众陆续提前离场。 不过,这个拘谨害羞的志摩不久就找回并适应了国内的氛围,在梁实秋的回忆文章中,志摩很快变成了“到处受欢迎,全是由于他的热情。他的到来,像一股旋风,又像一把火炬,他将所有人点燃……使得满屋子一团和气,四座并欢”的形象。 这与郁达夫对志摩的评价不谋而合,郁达夫说志摩: 善于交际,这使他向来成为社交和座谈的核心,凭你怎样不快,他洪亮而快乐的声音,便将你一切心事烦恼都同化了。 郁达夫与志摩是中学同学,他俩曾一起在杭州府中学堂读书,年级相同还同住一个宿舍。成年后两人再度相遇,在郁达夫眼里,志摩一点没变,仍是当年那个天真少年: 志摩真是一个淘气,可爱,能使你永远不会忘怀的顽皮孩子。 没想到这个还在读中学的“顽皮孩子”,会被当时的浙江都督府秘书张嘉璈看中,直接写信给海宁的志摩父亲徐申如,说想把妹妹张幼仪许给志摩,徐申如当即回信“我徐申如有幸以张嘉璈之妹为媳”。虽然这段婚姻最后以离婚收场,但张家兄弟却从此都成了志摩粉丝。张幼仪二哥张君劢在泰戈尔访华期间忙前忙后,甘当志摩助手。志摩与他也不见外,“我强抢了君劢买的一本书”。而张幼仪弟弟张禹九则直接关照子女“我的葬礼上,念几首徐志摩的诗就行了”。 这位在自己葬礼上要念徐志摩诗的张禹九,在1925年时介绍志摩与闻一多相识。闻一多在给弟弟的信中,形容与志摩“相见如故”。 而志摩在拜访闻一多住处后,对他以黑色为主调的独特的家居品位大加赞赏。当然,作为诗人,他对同为新月社诗人的闻一多的欣赏也不加掩饰,“一多不仅是诗人,他也是最有兴味探讨诗的理论和艺术的一个人”。 而多才多艺的闻一多,曾为志摩和沈性仁合译的《玛丽玛丽》,设计出版封面。 嘉兴才女、翻译家沈性仁,也是志摩好友。志摩给她的约稿信中,催她“你的稿子怎还不寄来”,也不忘叫她和丈夫陶孟和一起来吃海宁家乡菜“宴球”。 同样是志摩的女性文友,女作家凌叔华可以说是志摩的红颜知己。志摩说:“女友里,叔华是我一个同志。”晚年的凌叔华回忆这段知己之交:“志摩同我的感情,真是如同手足之亲。” 志摩曾将一只装了私人信件和日记的“八宝箱”交由凌叔华保管,在志摩罹难后,因为这只“八宝箱”,胡适为林徽因还不惜与凌叔华翻脸。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更是志摩一生的挚友。林徽因在志摩的鼓励下,在潜心建筑之余,也写起了新诗。 1931年,在北京的志摩不时去西山看望养病的林徽因,每次都叫上金岳霖、张奚若或林徽因堂弟林煊相陪。只是如此美好的人间友情,在这一年的11月19日随着志摩罹难而戛然而止。 第一时间赶往出事地点的沈从文心碎写道: 棺木里静静地躺着的志摩……眼睛是微张的,他不愿意死…… 若干年前,正是由于负责《晨报》副刊的志摩,赏识和不吝赞美沈从文的文章,才令沈从文开启了文学事业的大门。也是因为志摩的推荐,沈从文到中国公学主讲现代文学选修课,成就了一段与学生张兆和的良缘。 志摩罹难的噩耗,让他所有的朋友都五内俱焚。1931年底,《新月》出了一期“志摩纪念专号”。在朋友们的纪念文章中,新月社随着志摩的离去,也从此落下了帷幕: 他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他飞了,不见了,没了——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