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木心与茅盾

2017-01-13 09:00 作者:夏春锦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木心与茅盾均出生于乌镇,少年时又都因外出求学而作别故乡,最终都在各自的文学艺术道路上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两人年龄相差三十一岁,属上下辈,有关他们的关系,目前见诸描述性文字的大都舛误,不明就里。为避免以讹传讹,现综合各方资料,条分缕析

  木心与茅盾均出生于乌镇,少年时又都因外出求学而作别故乡,最终都在各自的文学艺术道路上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两人年龄相差三十一岁,属上下辈,有关他们的关系,目前见诸描述性文字的大都舛误,不明就里。为避免以讹传讹,现综合各方资料,条分缕析,以还原事实的本真。

  木心少年时就在乌镇见过茅盾

  多篇文章中说木心与茅盾有亲戚关系,甚至不少人说他们是“远房叔侄”、“远房亲戚”等,其实是误传。这种有意借茅盾盛名来抬高木心家世的做法其实是木心最反对的。

  2006年3月,回国前,木心在接受《外滩画报》记者曾进的访谈中就明确澄清了自己与茅盾并无亲戚关系,他说:“茅盾在上海的时候,我们见过面。但他不是我的远亲,我们只是来自同一个地方而已。他有名气,但待人谦和,所以当时的文学青年都来拜访他,出了书都请他指教。我在他的私人图书馆里看了很多书。”

  按照以上木心的自述,他在上海与茅盾见过面,但并未说起他第一次见到茅盾的时间。其实木心最早见到茅盾,应该是在乌镇的少年时。这可从茅盾回故乡的行踪和木心的《塔下读书处》一文得到印证。

  茅盾在作于1980年的《可爱的故乡》一文中交代:“1913年夏,我毕业于杭州私立安定中学,为了报考北京大学预科,我离别了故乡。后来,生活、工作、斗争的需要,竟使我再没有回归故乡。在二三十年代,我还间或回家乡探望母亲,而1940年母亲的去世,终于切断了我与故乡连接的纽带;那正是风雨如磐的年代。”

  1932年,木心六岁,已进入乌镇东栅集贤小学就读。本年茅盾两次回乡,五月那次是将母亲从上海送回乌镇,回上海后根据这次回乡见闻写成《故乡杂记》。8月那次是因为祖母去世,携夫人孔德沚及两个孩子回乌镇奔丧,后又根据此次回乡积累的素材写成《春蚕》。

  1933年,木心七岁,父亲去世。本年7月下旬,茅盾携全家回乌镇参加祖母逝世一周年的除灵埋葬仪式,呆了一周时间。

  1934年,木心八岁,已开始习画。本年春茅盾再次将母亲从上海送回乌镇,并请泰兴昌纸店经理黄妙祥负责翻修老屋后院的三间平房,茅盾还亲自画了一张新房草图。秋后房子修好,茅盾亲自回乌镇验收。

  1935年,木心九岁。本年9月茅盾回乌镇住了两个月,创作了中篇小说《多角关系》。

  1936年,木心十岁,曾一度到祖籍地绍兴。本年10月14日茅盾回乌镇,约呆了十天。期间痔疮发作,不能行动,以致在得知本月19日鲁迅去世的消息后也无法赶回上海参加鲁迅的治丧活动。

  据茅盾回忆,1930年他从日本回国后,其母陈爱珠“就迁回乌镇定居,但每年必来上海过冬,因此我每年至少要回一次家乡,或者接母亲来上海,或者送母亲回乌镇。每次大约一周至十天左右”(茅盾《<春蚕><林家铺子>及农村题材的作品》)。之后,因抗战的爆发,母亲的去世,国内革命形势的变化,茅盾辗转奔波,从此再未回过故乡。

顶一下
(15)
83.3%
踩一下
(3)
16.7%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