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寄园茶馆

2025-07-05 14:29 作者:黄国华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清末,在嘉兴张家弄中段向南一弄内,开设了一家照相馆,店号上海震昌,老板姓孙,颇有经营娱乐场所头脑,继而又开设剧

       清末,在嘉兴张家弄中段向南一弄内,开设了一家照相馆,店号上海震昌,老板姓孙,颇有经营娱乐场所头脑,继而又开设剧场、茶室、花圃、浴室等,此地统以“寄园”命名。寄,依附、寄托之意,令游人乐而忘返。旧时张家弄东接北门大街、西通少年路,1956年向南拓宽改名勤俭路。

       民国初年,张家弄先后有“群芳”“进深来”几家茶馆,寄园茶馆一开张,声名鹊起。在寄园剧场与茶馆门口空地上,每天有耍猴的、看西洋镜的、木人头戏、皮影戏演出的、打拳头卖膏药的、挑枪使棒杂技表演的,以及各种流动担贩小吃买卖都集中于此,犹如沪上“大世界”。

       笔者小时候跟大人去过几回寄园茶馆,记忆极深。茶室后有假山花木,池塘环绕,十分幽雅。茶室坐西朝东,三大厅,方砖地,后有披屋、茶炉间、楼阁。来茶室的人多为穿长衫者,谈吐斯文,踱步举止有功架,一些老者一手挂水烟壶,一手用卷纸吹火点燃,十分悠然。茶室正厅布置十分典雅,墙上挂有不少字画,厅堂上首两边还设有两只烟榻,桌椅、茶几均是红木、黄榉,后来听大人讲,这厅叫“老爷厅”,是老爷吃茶的地方,后来又经常听前辈讲起“老爷厅”的逸事。

       当年“老爷厅”有一匾额“听鹏招鹤仙馆”,中间壁上挂有荷池鸳鸯戏水图,旁有楹联,据吴藕汀先生在《落花残片》中记,寄园有王蔀昀一联云:斗酒双柑,曾记清时行乐地;闲云野鹤,不妨吾辈小神仙。又一联云:春色凭无边,满树杂花飞蛱蝶;芳邻如有约,一帘清影唱檀栾。从这二联营造出的环境,大致可见来寄园吃茶人的心情很淡然,如同野鹤,如同神仙,满花蝶飞,又唱檀栾。

       在20世纪30年代,有一批青年常客经常在寄园茶馆聚会,吟诗论画,以诗会友,有朱其石、庄一拂、高可安、许新民、戚再玉等人。后来成立槜李金石诗画社,在“老爷厅”旁一厅辟一室,名“芝兰之室”,额匾由朱其石篆刻。朱其石乃刘山农外甥,曾得吴昌硕指教,造诣颇深,“芝兰之室”曾一度作为槜李金石诗画社社址。另外小间茶室有“半舫”“来今雨轩”“若寄庐”,各室均置有匾额、书画。“来今雨轩”专为外客所设,上等茶叶,茶资最贵;“若寄庐”为富商子弟息足,阁楼上偶有女客光临。各茶室均用盖碗茶。

       寄园茶馆由于经营有方,长盛不衰,值得一提的是,由徐怡声、蒋抚青创建的嘉兴“怡情曲社”,使古老昆曲在近代嘉兴推广光大,社址曾一度设在寄园,成员有王怡然、蒋志新、庄益三、沈公达等十余人,聘许鸿宾为教师,曲社平时在烟雨楼演唱。

       1935年,寄园剧场由庄一拂与父庄益三作为新主后,在重阳节举办菊展,同时邀请上海“仙霓社”“传”字辈兄弟来开场,俗称“破台”(“传”字辈,指1922年成立于上海昆剧传习所的学员,历史上称“传”字辈,学员艺名都带“传”字)。同时邀了上海“赓春”“平声”曲社到嘉兴寄园清串三昼夜的戏。自此秋季,寄园茶馆花园经常举办菊展,称之菊花曲会,拍曲之声久盛不衰。

       据庄一拂先生回忆,“当时寄园剧场挤满了观众,水泄不通,曲友方面,桐乡的陶社、硖石的谷音、海宁的永言、平湖的南社、盛泽的吴歙与红梨,以及嘉善、濮院、新塍、乌镇等许多曲友,云集嘉兴,可谓空前盛举,各个家门阵客齐整,仙霓社演出半个月昆剧,座无虚席,轰动了南京、上海、杭州、苏州、桐乡、硖石、乌镇、海盐、松江等地。”可见当年昆曲演出盛况空前。

       自“怡情曲社”成立,短笛长吟,拍曲会友,在寄园茶馆“老爷厅”一直延续近40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