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范蠡湖,位于大运河西丽桥东南侧,与运河相通,相传为范蠡助越王勾践雪洗会稽之耻后,偕同西施泛舟五湖时之隐居地。 古时范蠡湖水域广阔,五代到宋嘉兴拓城,湖一角围入城中,而西南部的一大片水域,与西南湖相连,随着岁月的流逝,城外的范蠡湖逐渐淤浅,成
范蠡湖,位于大运河西丽桥东南侧,与运河相通,相传为范蠡助越王勾践雪洗会稽之耻后,偕同西施泛舟五湖时之隐居地。 古时范蠡湖水域广阔,五代到宋嘉兴拓城,湖一角围入城中,而西南部的一大片水域,与西南湖相连,随着岁月的流逝,城外的范蠡湖逐渐淤浅,成为洼地。 现在的范蠡湖仅是当时范蠡湖的一角,湖长100米,宽15米,以水景取胜,相传当年西施每天梳妆,倾脂粉于湖中,螺色成五彩,湖中产五彩螺。 宋代张尧同有诗: 少伯曾居此,螺纹吐彩丝。 一奁秋境好,犹可照西施。 范蠡湖旧有西施冢之称,相传西施亡于此,墓葬湖中。 清代朱彝尊为其写了: 落花三月葬西施, 寂寞城偶范蠡祠。 水底尽传螺五色, 湖边空挂网千丝。 湖西北岸筑有水轩一座,即西施妆台,为歇山顶抬梁式建筑,内原有范蠡和西施座像,现妆台北墙上仍有“范少伯祠”、“浮碧”石匾两块。 2007年城南公园更名为范蠡湖公园,2009年9月与范蠡湖打通地下通道,现范蠡湖公园,面积增加11.5公倾。 范蠡湖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夏,吴王阖闾领兵南下伐越时被越将灵姑浮击伤而死。夫差继承吴国王位后欲报杀父之仇,进军越国讨伐,大战中越国败。 越王勾践求和,自己也成俘虏。三年后勾践被吴放归越国,勾践不忘前仇,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重整旗鼓。 越大夫范蠡欲使美人计,献美给吴王以消磨其志促使吴亡。 范蠡周游全国,遍访佳人。一日,在清浣纱江畔,与家在古苎萝村西边的西施(原名施夷光)相逢了。才子佳人,上演了一则一见钟情的故事。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范蠡以“爱国”的名义,背叛、出卖了爱情。绝代佳人西施入吴前,范蠡先安排她在吴越交界的槜李(嘉兴)居住三年,以培养、教育,使她适应并融入吴文化。 在槜李期间,专门聘请吴国的教员教她识字、读书;聘请吴国的人员教她苏绣、吴曲弹唱和吴国舞蹈及吴宫礼仪;还让她融入民间学习吴语等,以适应去吴宫后在吴王身边的生活。 三年时间匆匆而过,西施技艺等学成后,范蠡亲自送西施去姑苏献给吴王夫差。 出发那天,当范蠡送西施乘坐的小车到嘉兴北门处一座小桥边时,吴王夫差派来迎接美女的车队早已在此等候,见西施车到,急忙催促范蠡西施换车上路。 西施下得车来见桥旁都跪满了人,场面十分感动,西施走向人群,面向南方故国十分虔诚地跪下三拜,又向送行人群郑重地跪下三拜,然后一步一回头,挥泪上了吴王派来的车。 数日后,范蠡送西施之后,返回槜李,仍经过越国百姓送别西施的那座桥,见桥上桥下仍有许多越国百姓在翘首向北遥望,范蠡十分感动,就将该桥命名为望吴桥。后来,嘉兴建城后,北门就称望吴门。 公元前490年,以西施为首的越女被献给吴王夫差。幸运而不幸的夫差,对能歌善舞、风华绝代的西施深爱不疑。从此,歌舞升平。 而越王勾践,在暗暗地做着复仇的各种准备。“卧薪尝胆”“养精蓄志”“励精图治”“发愤图强”——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国富兵强;吴国却在君王“从此不早朝”的松懈等现状中,逐步走向衰弱。公元前473年,越国灭掉吴国,被围困在圣胥山的夫差走投无路,挥剑自刎。 夫差在打败勾践后,给了勾践一条生路。所以,他最终败给勾践,是必然的。 传说中,越国胜利后,范蠡归隐江湖,与西施浪迹天涯,做了神仙眷侣。善良的人们多么期盼如此美好的结局。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