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顾均正:埋首做编辑、提笔写科幻、积极推科普

2024-11-27 09:14 作者:沈怡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1931年,29岁的顾均正开始编写小学自然课本,在编写钟表一课时,为了更直观地研究,他似乎忘了小家庭的清贫,直接拆散一只怀表,引发了一场小小的家庭风波。 顾均正,1902年出生在嘉兴,父亲曾开米店,因经营不善关门歇业,导致顾家多年贫寒。1920年,18岁的


 

  1931年,29岁的顾均正开始编写小学自然课本,在编写“钟表”一课时,为了更直观地研究,他似乎忘了小家庭的清贫,直接拆散一只怀表,引发了一场小小的家庭风波。

  顾均正,1902年出生在嘉兴,父亲曾开米店,因经营不善关门歇业,导致顾家多年贫寒。1920年,18岁的顾均正从省立二中(嘉兴一中前身)毕业,原想报考南京东南大学,但因家里负担不起上大学的费用,只有先找工作。经人介绍,他到嘉善俞汇镇小学当小学老师,一边教书,一边自学英语,希望还有上大学的机会。

  在和同学朋友的交往联系中,顾均正得知徐调孚中学毕业后考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当编辑,徐调孚给他介绍“做编辑就是天天跟书打交道”,顾均正寻思“上大学也是天天看书,做编辑有收入还能随时受教育”。1923年,商务印书馆有编辑岗位招考,顾均正当即投考并被成功录取。

  顾均正在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岗位上,边工作边学习,大量阅读外国儿童文学读物。他凭借自学的英语,广泛收集外文资料,在1928年写成并出版《安徒生传》,从此开启编辑工作以外的翻译和创作生涯。因为在理化部编撰理化读物的关系,顾均正接触和整理了大量科学类文本,调到商务印书馆《少年杂志》社、《学生杂志》社后,他开始思考如何为青少年提供通俗易懂的自然科学读物,他希望介绍科学的文章,能让孩子们喜欢看、看得懂,否则起不到普及知识的作用。他与同事兼同乡、中国科学小品文的开拓者之一的贾祖璋一起,开创了简洁、明快的科学小品文这种形式,让青少年读者方便理解科学理性的现代知识。

  1928年,顾均正离开商务印书馆,加盟开明书店。

  1930年开明书店创办《中学生》杂志,顾均正是主编人之一,负责自然科学方面的稿件。在1930年1月的《中学生》创刊号上,顾均正以“振之”为笔名写了三篇科学小品:《弹性的现在》《一个关于迷信的测验》《细胞的形状》。在开明书店期间,他和徐调孚、赵景琛等一起收集国内外儿童文学名著,编辑出版“世界少年文学丛刊”,顾均正翻译的缪塞的《风先生和雨太太》、萨克雷的《玫瑰与指环》、史蒂文生的《宝岛》等被收录。清奇独特、引人入胜的科普故事颇受青少年读者喜爱,使得这套丛书成为开明书店的畅销书之一。

  1934年,教育家、语言学家陈望道创办《太白》文艺半月刊,邀请顾均正为“科学小品”专栏写稿。《太白》杂志前后发行的24期中,“科学小品”专栏有11篇文章都出自顾均正之手。
  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顾均正编撰《少年化学实验手册》,在这本书中,他设计了一百多个化学实验,操作简便、讲解清晰。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能力,顾均正专门设计了一套简单的化学实验设备,随手册发行,成为当时青少年科学爱好者们追捧的“爆款”。

  1939年,顾均正与友人自费创办《科学趣味》半月刊,在普及科学的同时宣传抗日。其作为科普刊物,内容涉及天文、数学、医药、卫生等多种门类,还辟有趣味实验栏目。顾均正作为资深编辑,特意在刊物上设置“编辑后记”和“服务栏”,展开与读者的互动交流。虽然《科学趣味》仅出版了36期,但在顾均正的主导下,对中国近代科普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翻译和写作科普小品的同时,顾均正还尝试创作科幻小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和平的梦》《伦敦奇疫》《在北极底下》和《性变》等,小说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结构完整,最重要的是在融合科学原理的前提下,以丰富的想象力超越当年已知的科学常识,比如《在北极底下》的“摧毁地球磁极”、《和平的梦》里“能催眠的电台电波”等。这四篇小说最早发表在不同的科普杂志上,1940年,由巴金任主编的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结集出版近代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集《在北极底下》,收录了顾均正的这四部科幻小说,顾均正在小说集的序言中说:“愿意利用这一类小说来多装一点科学的东西,以作普及科学教育的一助。”

  新中国成立后,顾均正携家眷从上海搬到北京,担任开明书店和青年出版社合并后成立的中国青年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主管自然科学读物的编辑和出版。在奉献了毕生精力的编辑岗位上,顾均正几十年如一日审稿、改稿,默默无闻为他人作嫁衣裳,培养众多科普读物的作者和编者。

  1980年12月,顾均正因病在北京去世。老朋友巴金在《怀念均正兄》里写道:

  我在知识分子中间生活了这几十年,谈到知识分子,我就想起这位不声不响、踏踏实实在书桌跟前埋头工作了一生的老友。这样的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正是我们国家不可少的支柱。

  参考资料:巴金《怀念均正兄》、张建琴 单智伟《顾均正与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唐锡光《辛勤劳动了一生的老编辑顾均正》、王士铮《缅怀顾均正老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