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一本尚存的《补农书》,由湖州涟川的沈氏原撰,成书于明崇祯末年,后由张履祥校定,附在《杨园全书》之中。《补农书》分上下卷,包括逐月事宜、运田地法、蚕务六畜和家常日用等内容。在逐月事宜中,作者按月份、
![]() 另一本尚存的《补农书》,由湖州涟川的沈氏原撰,成书于明崇祯末年,后由张履祥校定,附在《杨园全书》之中。《补农书》分上下卷,包括逐月事宜、运田地法、蚕务六畜和家常日用等内容。在“逐月事宜”中,作者按月份、节气和天气,介绍了杭嘉湖的主要农事活动。在“运田地法”一节中,作者指出一年之计在于春和抓紧备耕的重要性,强调季节与农事的关系。在描述晚稻管理时,农书科学地论证了晚稻后期需水量和提高结实率之关系。 由此可见,农书著者对当时杭嘉湖地区的农业状况做过一番很深的调查研究。我国近代农业专家称它是一部有学术价值的农书,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臧松年先生在他所编的《农书条目》引言中也指出,“杭嘉湖地区自石晋以来,连年丰稔、民丰物阜,从而引人注意,交相著述,实属老农经验的积累,增产丰收的记录。”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