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哪知,偏偏命运不公,噩耗接连而至。是年年底,赵之谦的两个女儿蕙官、榛官又相继夭折。飡经养年印,便是在赵之谦痛失三位至亲后所刻。 飡经养年白文印,青田,六面方,体高6.1厘米,面纵宽均4.3厘米,为仿汉印形式
![]() 哪知,偏偏命运不公,噩耗接连而至。是年年底,赵之谦的两个女儿蕙官、榛官又相继夭折。“飡经养年”印,便是在赵之谦痛失三位至亲后所刻。 “飡经养年”白文印,青田,六面方,体高6.1厘米,面纵宽均4.3厘米,为仿汉印形式,笔画厚重浑厚。从整体印面上看,布白面积远胜于留红,自有其清疏悠远的意境;边款别开生面,将造像和魏碑阳文引入其间,阳刻造像传神脱俗,古朴简练,深得汉魏六朝造像遗韵;阳刻款识,文字质朴古穆,传承北魏“龙门始平公法式”妙旨。此种气度与开拓性构思,必将垂范后世。 再读款文,一股悲凉沉郁之感充溢文字间:“同治三年上元甲子正月十有六日,佛弟子赵之谦为亡妻范敬玉及亡女蕙榛,造像一区。愿苦厄悉除,往生净土者。”是印为六面方普通青田石,厚重的满白文印面,厚重的阳刻魏碑边款,厚重的六朝造像,比之更厚重的,应该是文字内容和心情了吧? 此印为赵之谦代表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每每面对这方印章,并把冰凉和沉重握于手中时,我们已看不到制印者的技法和功力,看到的只有撝叔刻此印章时的思想和情绪——他一定没有想过要刻出一方传世精品,只是想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发泄、寄托、怀念……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