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茶腊梅寿带图轴》岳石尘 岳石尘(1902~2003),嘉兴人。据岳氏族谱记载,他是岳飞的二十八世孙,岳珂的后裔。自幼家贫,十三岁当学徒,工余学画,十七岁师从仲小某,擅画人物、山水、花鸟。 岳石尘是位老寿星,
![]() 《山茶腊梅寿带图轴》岳石尘 岳石尘(1902~2003),嘉兴人。据岳氏族谱记载,他是岳飞的二十八世孙,岳珂的后裔。自幼家贫,十三岁当学徒,工余学画,十七岁师从仲小某,擅画人物、山水、花鸟。 岳石尘是位老寿星,活了102岁。这幅《山茶腊梅寿带图轴》,是他七十九岁时所画。画中有腊梅一枝,山茶花数朵,还有一只凝望远处的鸟。这幅画生机勃勃,又兼具生活气息。 在这三幅画中,不同画家表现腊梅的不同精神秉性。蒲华喜欢它不畏严寒的精神,褚德彝爱它的冷艳清香和淡泊,岳石尘则取其吉祥如意之象征。 腊梅作为我国冬季观赏花树种,栽培历史悠久,人们对它的喜爱也由来已久。 腊梅开在寒冬,百花凋残,它却一枝独秀。这是它引起话题的主要原因。只不过,看花人的境遇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一。 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一诗中写到:“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诗人十一月中旬行至扶风(现在陕西省宝鸡市),见路边梅花亭亭玉立、清香袭人,一时惊艳。他感叹花开非时:“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想到自己虽才华横溢却深陷牛李党争,怀才不遇,被排挤打压,又悲从中来。 生活于北宋末南宋初年的著名词人赵长卿,他笔下的腊梅是灵动绰约的: 忆为梅花醉不醒。断桥流水去无声。鹭翘沙嘴亦多情。 疏影卧波波不动,暗香浮月月微明。高楼羌管未须横。 词人抛开人事,只写风景。断桥流水、鹭翘沙嘴、疏影卧波、暗香浮月,词人陶醉在这宁静秀丽的风景中。词中只字未提对腊梅的喜爱,但这份喜爱之情早已溢于言表。 李晬光(1563~1628)是朝鲜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哲学家和诗人。他三次出使明朝,第三次出使时创作了《咏腊梅并序》。李晬光非常喜爱腊梅,他在序中表达了喜爱腊梅的原因:“夫植物之性,随地寒暖,为早晚迟速。梅固得气之先者,而腊月开者尚罕,况比土寒烈冰,雪塞空而乃能回生意于杀节,复阳和于剥阴。”腊梅不畏严寒,迎风傲雪的本性最让李晬光敬佩。 李晬光生活的时代,朝鲜外受日本侵略,内有党争之患,他忧时伤世,忧国忧民。在这样的境遇下,他来到中国,看到了寒冬中绽放的腊梅。腊梅迎风而开,风姿绰约,清香远播,让李晬光感受到了生命力的顽强,也让他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梅兄标格绝缁尘,最爱清香带雪新。谁识忘言相对处,此翁心地一般春。” 这也是大多数人热爱腊梅的缘故。 |
- 上一篇:黄宾虹《水墨山水轴》赏析
- 下一篇:于右任《行书诗轴》赏析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