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榖祥(1848-1903),清代画家。原名祥,字秋农,初字蓉甫,别号瓶山画隐,晚号秋圃老农,浙江嘉兴人。
12月,嘉兴博物馆“零距离赏宝”活动展出馆藏山水画十件,分别为:吴滔设色“寥寥人镜”山水图轴、吴榖祥设色山水图轴、张之万设色山水人物图轴、蒲华山水图中堂、任预设色秋林觅句图轴、陶淇设色山林行旅图轴、巢勋设色松林山居图轴、徐潮设色山水图中堂、郭兰泽设色横山登高图轴、吴徵墨色秋声山水图轴。 我国的山水画历史悠久,魏晋南北朝时期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独立的画科。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在《论画》中写道:“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可见,在顾恺之的认识中,已经有了山水的概念。 南朝宋画家宗炳著有《画山水序》,是中国最早的山水理论著述。提出“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主张。 到了唐代,山水画已完全成熟,成为独立的画种,名家辈出,异彩纷呈。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 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宽、许道宁、米芾、王希孟、赵伯驹等画家各有特色,山水画成为中国画的一大画科。 元代山水画,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多有创新,由“写实”演变为“写意”。明清以来继续发展,流派众多。 嘉兴文化底蕴深厚,画家辈出。著名的“元四家”之一吴镇,就是嘉兴人,最擅长山水。 本次“零距离赏宝”活动展出的十幅画作,有七幅为嘉兴画家所画。 其中,吴榖祥设色山水图轴是比较有特色的一幅。纸本,设色,纵81.5厘米,横35.5厘米。 画的左上角有题跋:“仿大痴老人意,以伯滔道长先生方家教。戊子二月十有六日。榖祥。”钤朱文方印“吴秋农印”。 根据题跋可知,此画作于光绪十四年(1888),大痴老人即元代画家黄公望(1269-1354),伯滔道长是与吴榖祥同时代的吴滔。吴榖祥仿照黄公望的笔意创作了这幅画,画好后送给了吴滔。 吴榖祥(1848-1903),清代画家。原名祥,字秋农,初字蓉甫,别号瓶山画隐,晚号秋圃老农,浙江嘉兴人。山水远宗文、沈,近法戴熙,亦善花卉、仕女,用笔苍劲,设色清丽。 在近代画坛上,吴榖祥是一位很有影响的海派画家,他与吴昌硕、吴滔合称“三吴”。 这幅设色山水图轴写秋冬之山水风光,山有层次,水有曲折,树有远近。整个画面营造一种萧疏淡远,雅致空灵的意境。无怪乎俞曲园评其画为“神品”。 ![]() 设色山水图轴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