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0年6月,嘉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我为南湖增光辉活动,募集资金兴建南湖革命纪念馆。嘉兴工厂的职工,一般号召每人捐10元。如有个人捐50元者,其名刻于捐建碑。我当时在工厂工作,不伦不类地捐了30元。收捐人纳闷地
1990年6月,嘉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我为南湖增光辉”活动,募集资金兴建南湖革命纪念馆。嘉兴工厂的职工,一般号召每人捐10元。如有个人捐50元者,其名刻于捐建碑。我当时在工厂工作,不伦不类地捐了30元。收捐人纳闷地说:“要么你再加20元,捐献碑上留个名;要么就捐10元,我们大家的工资都不高,量力而行吧。”我笑了笑表示:就30元吧……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记得当时的缘由:改革开放初期,我在诸暨山村为厂里签下了销售21吨塑料板的“第一笔生意”,由此得到21元奖金。南湖纪念馆筹建的捐款,其实就包括这笔奖金。 ![]() 兴建南湖革命纪念馆捐款纪念卡 随后,我获赠一枚“兴建南湖革命纪念馆捐款纪念卡”。纪念卡长18.0厘米,宽5.4厘米,硬纸彩印卡片,十分精致。其背面是董必武先生1964年4月5日重访南湖所题写的著名七绝。洒金红纸面衬托的诗篇,更显墨迹行云流水、鸾翔凤翥。 1991年6月26日,位于南湖东岸的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落成开放。1991年7月1日,“兴建南湖革命纪念馆捐款纪念卡”发放。之后的一天,厂休日,我专门去新馆参观。凭此卡,我获得了免费参观的资格。 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的参观券,我收藏有叁角、壹元的两种。新馆外景的彩照印在券面。纸质精良、印刷精美的两张票券,分别长14.0厘米、宽6.1厘米;长17.0厘米(连副券)、宽5.7厘米。比前期的门票大了许多。这个时期的渡船票,与参观券自然分开,它的面值是多少,因没有收集,故也忘记了。 ![]() 南湖革命纪念馆叁角券 登临湖心岛游览,瞻仰红船,是每个来到南湖的游客的心愿。“文革”期间,为接待众多的“串联”队伍与群众,岛旁建造了一个U形水泥船坞,红船停泊于船坞中间。我曾陪朋友在船坞平台上围着红船转了几圈,欣赏其外观,略窥内舱。这座造型独特的水泥船坞,成了与红船合影的绝佳位置。 ![]() U券形船坞中的纪念船老照片 停靠于湖心岛旁的红船,有段时期,也曾允许游客登船,只不过需要另外购买登上红船的票。我就收藏有四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船参观留念”券。当时,是陪同外地亲友到南湖游览,买票带他们登上了红船。1972年夏,红船在东栅船厂进行周期性上岸大修。从此,我跟踪大修工作30多年。东栅船匠朱阿炳为我详细介绍过红船结构部件等。在红船上,我向亲友讲述了红船大修的情况,为他们介绍船的构件,头头是道。如今,翻看这几枚红船参观券时,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 纪念船参观留念券 “纪念船参观留念”的票面设计比较简洁,长10.8厘米,宽4.0厘米,浅绿底,火炬纹,四条棕色的波纹托着纪念船,采用白色油光纸印刷。票面加盖阴刻“2角”方形红印章,稍稍影响了这票券的美感。如果这章盖在背面,其实未尝不可。我不清楚纪念船参观券是否还有其他版本,也不知道票价有没有变动过。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