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嘉兴人报社徽章 抗战中的《嘉兴人报》 第一次在藏友那里看到嘉兴人报社徽章,我意外又欣喜。这枚章规格很小,却牵系着嘉兴的抗日历史。 章体圆形,铜质冲压而成,直径2.2厘米,厚0.1厘米,报社名五个字的横框两端弧边,出圆周外圈0.1厘米。 二十年多来,我一
![]() 嘉兴人报社徽章 ![]() 抗战中的《嘉兴人报》 第一次在藏友那里看到嘉兴人报社徽章,我意外又欣喜。这枚章规格很小,却牵系着嘉兴的抗日历史。 章体圆形,铜质冲压而成,直径2.2厘米,厚0.1厘米,报社名五个字的横框两端弧边,出圆周外圈0.1厘米。 二十年多来,我一直关注《嘉兴人报》,最终也收藏了这枚徽章。 《嘉兴人报》,嘉兴抗日报纸。《中共嘉兴党史》记:“1938年2月11日,在中共帮助推动下……”浙江省各地相继成立“浙江省战时政治工作队”,简称“政工队”。 1938年7月,嘉兴县政工队在凤桥徐八房大院里成立。一批批失学青年、失业教师,冲破日寇封锁,来到水网地带的凤桥,投身抗日政工队。8月,中共海北工委派工作组蒋霖、林辉(女)、阮荣良等,联手嘉兴县政工队,同仇敌忾,积极开展唤起民众,兴办抗日小学,组织文艺演出,声讨日寇罪恶等宣传工作…… 1939年元旦,政工队创办《嘉兴人报》在凤桥发行。社长王梓良、经理陆浩然、编辑薛传绶、收音员金信正等政工队员,同心勠力,刻苦办报。“城中既鬼形憧憧,此乡间所刊报纸,可以人报为名。”《嘉兴人报》亮出有血有肉的水乡人与日寇战斗到底的誓言。 《嘉兴人报》创刊初期只是八开两版油印小报。我叔父薛传绶在《我在嘉兴人报社的日子》回忆,他负责从无线电收音机里收听、记录抗日前线战况与后方抗日动态,编辑成稿。我的父亲薛传绅刻写蜡纸,油印成报…… 防日寇,嘉兴人报社从徐八房转移到乡间王家埭的神秘;春天里,《浙西导报》创办人吴曼华到报社交流的裨益;反扫荡,坚壁清野,在农户家油灯下编辑的艰辛;五月间,伪装船运印刷机和铅字盒到报社,《嘉兴人报》改版四开铅印日报的兴奋……叔父诸多亲历记述,读来,如身临其境。 2005年春,我骑车去凤桥王家埭小村,在河浜边徘徊,想象着嘉兴人报社在抗战中办报之艰。 政工队、嘉兴人报社成了日寇的眼中钉、肉中刺。《嘉兴新闻(报业)史资料专辑》记: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5日,日军400余人,拂晓前偷袭凤桥镇,包围了政工队驻地徐八房。在突围战斗中牺牲队员18人(不包括徐八房内抗日民众4人)。政工队副队长兼《嘉兴人报》副主编王文深,突围脱险…… 这就是震惊浙江的“徐八房惨案”。 |
- 上一篇:一幅弥足珍贵的《曝书亭图》
- 下一篇:像章上的中共“一大”会址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