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小镇故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小镇故事 > INTRODUCE

长安札记 (三)(2)

2012-04-19 13:51 作者:邹汉明 黄才祥 来源:嘉兴故事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来长安之前,我一直想象着它的火车站。 据《长安镇志》,光绪三十四年(1908),沪杭铁路杭州至长安通车。第二年,也就是宣统元年3月,沪杭铁路杭州延伸至硖石,停靠长安。这一年的7月,沪杭铁路全线通车,长安镇



  来长安之前,我一直想象着它的火车站。

  据《长安镇志》,光绪三十四年(1908),沪杭铁路杭州至长安通车。第二年,也就是宣统元年3月,沪杭铁路杭州延伸至硖石,停靠长安。这一年的7月,沪杭铁路全线通车,长安镇车站建成,有比较气派的上下行月台。在古镇的交通史上,这是一件大事,长安由此改变了千百年来河运的历史。

  虽然长安只是沪杭线上的一个小站,但对于漫画家丰子恺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记忆。丰子恺出生于长安北面二十公里处的石门古镇。1946年11月9日,时年四十九岁的丰子恺胜利还乡。长安站,成了他去故乡石门湾的必经之路。

  “(在杭州)息了几天,我们就搭沪杭火车,在长安站下车,坐小舟到石门湾去探望故里。”(《胜利还乡记》)近乡情怯,到了长安站,丰子恺感觉到已经到了家门口了,走在这个小站的扇形阶梯上,他的心不由得颤抖起来。

  1975年4月13日上午,自知世寿将尽的丰子恺,再一次经由长安站去故里。那时从上海到长安需要三个多小时,丰先生爱喝酒,火车上喝酒又不方便,老先生又不愿意引起别人的注意,就突发奇想,将黄酒装在二百五十克的药水瓶里,三小时的车程,他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啜饮。车到长安站,瓶子里的黄酒正好喝完。同车的乘客满怀好奇,以为老先生得了病在服什么药,丰子恺没有讲出他这个秘密,只是微笑着频频向他们点头。丰子恺在长安站下车后,转乘石门湾开来的小汽船,回到故乡。

 

 

已废弃的长安老火车站站台 



  长安站建成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保持着原样,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废弃,这个小站上停靠的班次之多,甚至超过了硖石。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二十一岁的Y师范毕业后分配在袁花教书,周末去桐乡河山老家,他不得不先去硖石,乘火车到长安站,再转乘轮船回家。在硖石到长安的慢车上,故事发生了——他遇到了一位姓陈的女孩,他们小心地说上了话,并且越说越投机。他到长安下车,正巧她也在长安下车。就在这个小站上,他们交换了通信地址。他向她提出一个要求,要她先写信给他,她说不,他屈服了,先写了第一封信,于是,一场持续了七年的恋爱开始了,他们无数次地在长安站上车下车。这是Y的初恋,三十多年后,他对此记忆犹新:

  “长安站不大,只有一个简易的候车室,由于铁道线高出地面许多,上下候车室,须经过一个扇形的水泥阶梯,一步步上去,又一步步下来,印象很深刻。”Y带着一份温暖的回忆,开始向我描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长安站。沪杭线上的这个小小的停靠站点,在他的浪漫故事里,清晰地凸现在了我的眼前。
 

  小小的长安站,对长安人来说,是他们走向远方的一个梦想的始发站,因为这个小站,他们与外面世界的距离明显地拉近了。但也因此,传统的河运航道,不知不觉淡出了长安人的日常生活。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