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小镇故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小镇故事 > INTRODUCE

宛然府城气象的乌镇--南栅杂记(5)

2012-06-19 07:35 作者:邹汉明 黄才祥 来源:嘉兴故事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水上交易 三、 浮澜桥 我小时候,石拱桥的印象就是来自南栅头的这座浮澜桥。那时候不作兴称它浮澜桥,更不会叫它那个刻在桥身上的名字福昌桥。我们只简单地直呼它大(读如杜)石桥,大石桥到了,就可以歇歇脚了。于



水上交易
  三、 浮澜桥

  我小时候,石拱桥的印象就是来自南栅头的这座浮澜桥。那时候不作兴称它浮澜桥,更不会叫它那个刻在桥身上的名字——福昌桥。我们只简单地直呼它“大(读如杜)石桥”,大石桥到了,就可以歇歇脚了。于是,噔噔噔,一口气跑到桥顶——桥顶平坦得很呢。桥顶东西两边,各有一长条形石头。这两块石头,靠内一半平坦如砥,靠外一半呈弧形折起,这平坦如砥的半边,正是极舒服的座位。小小的脊背靠拢去,微微的沁凉。夏天,这里是镇上居民纳凉的好所在。且说那个早晨,我坐到桥上,手心摩挲着小石狮子,俯瞰桥南堍——我父亲放下肩膀上的一担包菜,摘下那个“农业学大寨”的大草帽,啪嗒啪嗒扇着风。稍歇,他重又挑起担子,脚步微微横向,缓慢地跨出,一个步子一个步子地走上桥来,走到桥顶,父亲照例陪着我远望一会儿,然后,拉起我的手继续向桥北走去——那里是乌镇的闹市区。

  浮澜桥南北向横跨在浮澜桥港上,为单孔石拱桥。相传为明宣德年间镇人浮澜先生壶敏所建。正德十三年重建,因“后人罔知其原”,更名福昌桥。但中国民间,老百姓肚子里自有一本账簿,特别是对造桥之类的善举,他们是不会忘记的,故镇人一直称之为浮澜桥。

  按理,先有河,然后有桥,现在这河很奇怪地叫做“浮澜桥港”,原来的河名反而不彰,可见,这位虚实未知的浮澜先生,在乌镇人心目中的位置。

  一座浮澜桥,两边各雕刻有六只精美的石狮子,总计十二只。可惜桥南堍有三只已毁,询之本镇老居民、八十四岁的陈吉生先生,他十分肯定地告诉我,石狮子是被日本人打掉的。

  浮澜桥的西面,就是嵇家汇。民国二十八年(1939)冬,国民党陆军二十八军六十二师,自南栅茶亭庙进入,乘着暮色的掩护,一部分士兵依据浮澜桥作为掩体,向河对面嵇家汇的日军射击,日军情急之下,点燃民房,近三百间民房顷刻间化为一片火海。战斗结束,浮澜桥上血迹斑斑,三只小石狮子已被日军小钢炮击毁。时年十六岁的陈吉生目睹了这个场景。

  六十二师的故事,我小时候听到过一些。该部多为湖南人,头戴竹笠,因而杭嘉湖一带习惯称他们“箬帽兵”。日伪军闻“箬帽兵”之名,内心惊惶。故每到一地,必向当地人问有无“箬帽兵”。一年以后,六十二师三七一团一营姜云祥部再袭乌镇,日军溃退。姜部进驻乌镇,逮捕伪区长叶俞民等汉奸,公审后枪决。于神圣的抗战,六十二师实在是功不可没。

  小小的浮澜桥上,刻印着中国军民伟大抗战的印记,这历史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浮澜桥北堍,朝南埭一号,为南圣堂,清同治九年建,奉圣帝安乐王财神。据一老者告诉我,原先门口有井,有石碑。屋子里有三个菩萨,文革时期被毁。南圣堂的老屋子望进去黑萎萎的,空关着,窗子倒是很古朴的直条窗。青砖的墙基,平砌,看来是有点年份了。局促在街路边,不大有人注意。

  乌镇南栅头,现在最惹人注目的当然是浮澜桥,陪同我的罗佩英女士告诉我,本地人是这样介绍给沪上客人的,南栅头有座浮澜桥——白天(水里)浮起来,夜里沉下去。我听着,莞尔一笑,心里嘀咕一句:瞎七搭八。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