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7年11月,陈毓川(右)当选为第十三次全国党代会代表,与温家宝(左)合影留念。 一个人的成长,起步阶段十分关键 陈毓川的老家在平湖乍浦。祖籍宁波。 他的祖父陈仁友从宁波至乍浦从医,就此生根落脚。陈仁友医
![]() 1987年11月,陈毓川(右)当选为第十三次全国党代会代表,与温家宝(左)合影留念。 “一个人的成长,起步阶段十分关键” 陈毓川的老家在平湖乍浦。祖籍宁波。 他的祖父陈仁友从宁波至乍浦从医,就此生根落脚。陈仁友医术高明,为人厚道,后成为当地“仁和堂”药店有口皆碑的坐堂大夫。陈毓川的父亲陈春瑞承父业协管药店。1934年,陈毓川出生。 陈毓川三岁那年,抗日战争爆发,陈春瑞携全家逃难至上海,他在上海度过了整个少年时期。 母亲张素秋1947年因伤寒去世。“我母亲去世以后,后母来之前,家里都是我大哥大姐主持的。”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他15岁,在一个不知名的初中读书,当公司职员的父亲勉强供他们兄妹读书。 他的大哥当时在沪江大学念书,是地下党员。大姐读高中,是学生运动的成员。他在家中排行老五,受兄姐的影响,1949年10月他在上海经世中学第一批加入共青团。“那时候叫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高中三年我都是在参加各种运动中度过的。” 这充满革命激情的三年,决定了他一生的政治方向,愿为国为民奉献自己,“当时很明确,就是要为国家奋斗,因为国家穷。” |
- 上一篇:沈国舫:我从年轻时就做着一个“绿化祖国”的梦
- 下一篇:吴澄:为学重要,为人更重要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