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2年,吴澄全家在清华近春园 【对话】 一个人要有责任感,这是起码的 记者(下简称记):您这一路读书,没有中断过学业,似乎没有受到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政治运动的影响。 吴澄(下简称吴):1957年,我从嘉兴一
![]() 1992年,吴澄全家在清华近春园 【对话】 “一个人要有责任感,这是起码的” 记者(下简称记):您这一路读书,没有中断过学业,似乎没有受到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政治运动的影响。 吴澄(下简称吴):1957年,我从嘉兴一中高中毕业,成天就是打打球。那是高校招生历年最少的一年,107000人。有的人提意见,希望多招一点。我们的学生会主席就倒霉,嘉兴就他去提意见了。北大录取他的章都盖好了,后来又被划掉,并被打成了右派。 老实话,那个时候,只要让我好好念书我就心满意足了,因为那个时候在学校里念书要受批判。困难时期,运动少了,提倡念书了,我求之不得。 记:童年、少年时期,谁对您的影响比较大?嘉兴一中的老师里有没有印象深的? 吴:说老实话,真没有。我到现在为止,没有偶像。 (印象深的老师)当然有。嘉兴一中的老师总体是很优秀的,包括我的班主任。后来我也去看望过他,还有几位挺好的老师。我跟老师没有特别深交,可能当时我的表现也不突出。 我比较冷静,有自己的看法,这个习惯表现在方方面面。没有一件事情能够让我忘乎所以,所以我不是一个感性的人。这种性格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人人)都这样的话,这个社会太冷。我很了解自己所谓的长处,也了解自己的短处。我有些朋友,我们深交得很知心。大家知根知底,性格可以不同,但正派是必须的。 记:为什么您秉持做人做事的原则,一要讲良心,二不要有野心? 吴:文化大革命时,清华是个政治舞台,各种各样背景的人很多。我是老师,比较年轻,也没有什么“辫子”。如果有野心,喜欢张罗、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那很可能会越走越远。我处理这种事情真叫没野心。我也不懂背景,我就是按自己最基础、最朴实的良心办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人,但如果说要做人,有最基本的东西。从我来说,比如说做人的责任感,小到一个人对家庭、对父母的责任感。到了大学,觉得我是同龄人当中很幸运的人,我就要为国家做点事情,有一个报恩的思想。它是一种很朴素的开始,也是一种动力。一个人有责任感,是非常起码的。 清华老的一辈,都讲为人为学。为人,我觉得要真正做一个讲诚信的人,讲话算数,这是为人的基本要求。然后就是做事,你要踏实,做一件事情像一件事情。我们叫为学要笃行。 我在清华留校以后,实验室的实验员,好多是中专毕业的,他们是教学辅助人员,在清华没地位。但我想如果当年考了中专,我也可能和他们一样。人的很多转变就是在某几个时候,尽管你不是自觉的。这种东西是客观环境给你造成的,一个人不管有什么光环,都用不着骄傲。做人要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摆正位置,你会成功地做点事情,你也会愉快。这在整个一生都是很有用的。 记:为什么您1983年从美国回来,一页稿子、一件旧衣服、一双破袜子都要带回国来? 吴:当时,对国家感情很深,包括一些旧东西,扔在国外,心里总有点别扭,中国的东西我都把它带回来,即使是废物。(这是)一种对于国家故土的感情。 记:现在很多家庭,都想把孩子送出国,留学热、移民热,作为老一代留学生,怎么看? 吴:我们那时候也有(在国外)留下来的,后来政策上有夫人出去陪读,不过人少一点。我觉得国外是有好的方面,特别是年轻人到国外去,有这么一段经历,对他将来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所以国家政策是来去自由,我觉得是很对的。而且到国外的这些人,从我的接触当中,他们即使留在那儿,也是很爱国的。我们中国要发展,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当中,它要聚集各种各样的力量,包括海外的中国人。 另外,在外国像美国,它的儿童教育条件就比中国好,这是不能不承认的。父母总是希望子女有一个比较好的教育环境,这是人之常情。要把孩子送出去学习,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即使他的身份改变了,但心还是在中国的,会用不同形式来帮助中国做事情。所以我理解他们,(对他们)有信心。 我们那个时候,如果说出国不回来了,那是叛国。现在能这样说人家吗?所以这个社会进步就进步在这儿。这是国家有信心、强大的表现。 |
- 上一篇:陈毓川:这辈子最大的愿望是找矿
- 下一篇:汪胡桢:时刻不忘做一个称职的水工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