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8岁陈伟炎老先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的作品受到广泛好评。 硖石灯彩,源于钱塘江北岸海宁硖石镇。硖石灯彩始于唐盛于宋,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南宋著名女词人朱淑真的《生查子》对唐宋时期海宁硖石灯彩的繁荣景象中有过这样描述:去年
![]() 88岁陈伟炎老先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的作品受到广泛好评。 硖石灯彩,源于钱塘江北岸海宁硖石镇。硖石灯彩始于唐盛于宋,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南宋著名女词人朱淑真的《生查子》对唐宋时期海宁硖石灯彩的繁荣景象中有过这样描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早在唐僖宗乾符年间,硖石灯彩已誉满江南,南宋时被列为朝廷贡品。清代自康熙至宣统年间乃至民国初期,民间制灯、迎灯盛行。其制作工艺和形态造型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宣统二年和民国二年,硖石灯彩两次在南京南洋劝业会上获奖。民国二十三年的硖石元宵节灯会曾轰动江浙沪。灯会结束后,硖石灯彩在上海黄金大戏院展出,后将部分精品运至法国巴黎万国博览会展出并获奖。 1955年,周恩来总理将一对硖石灯彩作为国礼赠给斯里兰卡贵宾。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硖石灯彩多次在北京、南京、沈阳、淄博、香港、台北等地和喀麦隆、新西兰、希腊等国家展出,均受到高度赞誉,还被北京、南京、自贡、高雄博物馆以及新西兰奥克兰市国家博物馆作为珍品收藏。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