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百工记忆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专题故事 > 百工记忆 > INTRODUCE

嘉兴百工记忆23--贝壳纽扣——稀罕手艺传人难觅

2020-04-24 08:35 作者:袁培德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我国考古专家曾在地处黄河上游的甘肃临洮发现国内最早的纽扣,该纽扣直径为2.5厘米,中间厚1厘米,边缘比较薄,上面有两个类似扣眼的小孔。纽扣为泥质夹沙陶,颜色呈土黄色,表面比较粗糙。经考古专家考证,这枚纽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陶王荣老人做了近60年的贝壳纽扣。

  我国考古专家曾在地处黄河上游的甘肃临洮发现国内最早的纽扣,该纽扣直径为2.5厘米,中间厚1厘米,边缘比较薄,上面有两个类似扣眼的小孔。纽扣为泥质夹沙陶,颜色呈土黄色,表面比较粗糙。经考古专家考证,这枚纽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最早出现纽扣的“纽”字是在周代,反映周王朝礼仪的《周礼》、《礼记》等书中有“纽”字出现,“纽”是相互交结的纽结,也就是扣结。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战国文物中,就有用蓝、苹果绿、浅灰色的绿松石做成的圆、椭圆、动物头状和不规则形状的纽扣。有的镌刻花纹,造型别致,艳丽多彩。现在许多博物馆收藏的纽扣中,有用小石块、贝片、动物角、象牙、玉、青铜、核桃壳、椰壳等制作的纽扣。这说明我们华夏民族在周朝、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纽扣。

  16世纪,中国人把纽扣传到了欧洲,当时只有男人使用,女性使用者较少,多数人用于服饰。一些达官贵人为了显示自己富有,用金银、珍珠、钻石、犀角、羚羊角、象牙等贵重材料做成纽扣使用。有文献记载,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经用1.3万枚珍贵纽扣镶做一件王袍。

  家住嘉善大舜的陶王荣老人今年已经73岁,十几岁开始跟着家里的大人学做纽扣,一做就做了近60年。陶王荣老人告诉记者,他们家是纽扣世家,到他已是第三代。老人说,嘉善大舜地处杭嘉湖水网地带,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湖港中盛产淡水贝类,这些贝壳就是生产纽扣的原料,所以大舜有着近百年的纽扣生产历史。

  老人说,生产传统贝壳纽扣的器具以铁木构成,以人力脚踏为动力,传统的纽扣生产完全是一种体力劳动。它的工艺流程主要有:落料,从蚌壳上车下圆形蚌壳片,这是毛坯的纽扣;磨面,将毛坯平放在砂轮上均匀磨平;造型,对坯件进行造型,拟定纽扣形状;打眼,将造型坯件钻穿线小孔;去污,将打好孔的纽扣放到锅里煮开,直至贝壳黑皮掉下;漂白,把煮好的纽扣放入桶内和水一起转动,达到磨光和漂白效果;抛光,增加亮度。一枚小小的纽扣先后要经过7道工序才算完成。

  陶王荣老人说,由于传统贝壳纽扣的制作效率低、品种少、产量小、质量不好等原因,慢慢被工厂化生产所取代。传统贝壳纽扣生产已经后继无人,其生产方式已经濒临消失。老人指着身旁一架架旧式的贝壳纽扣生产器具感慨地说:“看来,这些器具只能存放于博物馆了。”

顶一下
(4)
80%
踩一下
(1)
2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