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百工记忆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专题故事 > 百工记忆 > INTRODUCE

嘉兴百工记忆18--石臼年糕何处寻 飘香只在石桥村

2013-08-21 10:59 作者:袁培德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我国南方稻米产区的百姓过年都有吃年糕的习俗。每到农历年底,各地农村就开始打年糕,因年糕有年年登高的意思,因此就成了民间亲朋好友相互祝福的好口彩。正如清末的一首诗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1974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



  我国南方稻米产区的百姓过年都有吃年糕的习俗。每到农历年底,各地农村就开始打年糕,因年糕有“年年登高”的意思,因此就成了民间亲朋好友相互祝福的“好口彩”。正如清末的一首诗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1974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颗粒饱满、保存完好的水稻种子,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代对米糕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汉代杨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从米粒糕到粉糕发展的记载。明朝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到明、清两朝,年糕已发展成市面上常年供应的一种小吃,并有南北风味之别。
锅上架着木制蒸桶,锅台上热气腾腾。

  关于春节吃年糕的来历,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远古时期有一种怪兽“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饿了就捕捉其他兽类充饥。可到了严冬季节,兽类大多休眠了。“年”饿到不得已时,就下山伤害百姓,百姓不堪其苦。有个聪明的部落“高氏族”,每到严冬,预计“年”这个怪兽即将下山觅食时,就事先准备大量的搓成一条条、揿成一块块的食物放在门外,人们则躲进家里。“年”来到后找不到人,饥不择食,便用人们制作的条块食物充饥,吃饱后回到山上去了。人们看怪兽走了,便走出家门相互祝贺,庆幸躲过了“年”的一关,平平安安,又能为春耕作准备了。这样年复一年,这种避害的方法就传承了下来。因为粮食条块是高氏所制,目的是为了喂“年”,于就把“年”与“高”连在了一起,称为年糕(谐音)。

  作为一种深受老百姓喜欢的食品,现在的年糕已成为大众商品,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流水线生产。但在海宁硖石、袁花、长安、马桥等地农村,至今还保留着打石臼年糕的习俗。几年前,硖石街道白石桥村村民范永甫自发组织了一个打年糕队。集中了村里的淘米、磨粉、烧火、蒸粉、翻蒸、打糕、点红等工序的技术高手,每到过年,这支石臼年糕队总要忙上十天半个月的,既解决了村民单家独户打年糕难的问题,又传承了石臼年糕的制作工艺,更营造了浓浓的年味。

顶一下
(4)
80%
踩一下
(1)
2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